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 二 )


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

文章插图
1984年,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800多名男女青年跳起了欢快优美的集体舞 。李士炘/摄
参加跳集体舞的难忘经历,成为许多北京人人生中一次无可替代、再难复制的烂漫篇章 。
大龄青年的鹊桥
改革开放后,经历过一段低潮的集体舞作为丰富青年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重新回归 。周末和节假日,不少工厂、农村、街道的青年们又跳起集体舞来 。
1983年初,团市委先后举办了有2000人参加的集体舞骨干培训班,并向基层推广了8个集体舞 。东城区基层团委专职干部和化工局不少团支部书记带头跳集体舞 。市计算机总公司器件三厂团干部王晓梅自编了《高高的邮车上》《军港之夜》等集体舞 。海淀、宣武、崇文区举办了街道青年“青春杯”集体舞表演赛 。当年“五四”青年节,全市有两万多名青年跳起了欢快的集体舞 。(1984年1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团市委推广集体舞》)
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

文章插图
1984年1月24日,《北京日报》2版
此后,一些专业舞蹈工作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又从上百个集体舞中选出30多个集体舞 。其中有很多民族、民间的舞蹈,如《弦子》《高山青》《阿细跳月》《拥军秧歌》等,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风格,优美、亲切 。更多的舞蹈是表现青年人蓬勃向上、团结友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的新作,如《跳吧跳吧》《我们多么快活》《春光圆舞》等 。这些集体舞有的欢快跳跃,有的自然舒展,能抒发青年人丰富的感情,比起上世纪50年代的集体舞来,不但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也更为优美 。(1984年6月15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推广一批新集体舞》)
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

文章插图
1984年6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集体舞成为青年人友谊交流的纽带 。过去一些单位里,青年人的交往仅局限在本系统内,到上世纪80年代,青年人的交流不仅有以基层团支部为单位的,还出现了跨行业、跨地区的集体舞联谊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集体舞成为一些大龄未婚青年的鹊桥,通过这种联谊方式,不少人喜结良缘 。
课间操跳出集体舞“style”
2007年6月12日,由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部分组成的全国首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首次亮相 。
据本报2007年6月13日5版《校园集体舞9月跳起来》报道,这套校园集体舞既包括国际化的华尔兹,又有民族风情的秧歌 。其中小学组为《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为《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为《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 。此前,教育部曾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72.3%的学生喜欢校园集体舞,70%的高中生希望能“男女生合跳” 。学生们普遍认为,集体舞能调节情绪、活跃身心、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有关专家也表示:“集体舞有助于培养学生健美的身体形态,增强学生动作的节奏感、韵律感 。”为此,教育部组织舞蹈教育界专家和中小学舞蹈教育一线教师,历时两年为学生量身打造了这套特色舞蹈 。
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

文章插图
2007年6月13日,《北京日报》5版
然而,由于场地等多种原因,校园集体舞只是“昙花一现”,并未推广开来,甚至有的学校负责人从未听说过 。
2012年,伴随着《江南style》大火,“骑马舞”跳进中小学校园 。崇文小学的体育老师对“骑马舞”的动作进行改编,保留了“小马跳”和“挥鞭”两个动作,再配上《江南style》的音乐,使这支神曲变成了“小马跳”广播操 。每当乐曲在崇文小学的操场上响起,全校1000多个孩子就会兴奋地跟着跳……(2012年10月31日《北京晚报》14版,《“骑马舞”取代课间操》)
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

文章插图
2012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16版
其实,学生热跳流行舞,反映出中小学校体育锻炼方式过于单调、刻板,缺少适合孩子特点的“style”(风格) 。为此,本市多所中小学尝试创编新操,丰富课间操内容 。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自创的手指操,不仅动作活泼,还选配了流行一时的《甩葱歌》,既锻炼了手指的协调性,又规范了坐、站、走姿 。定安里小学的体育老师们使用流行音乐,自创礼仪操和韵律操,深受学生喜爱 。此外,宏志中学创编了养生操,府学胡同小学创编了绳操,新鲜胡同小学创编了武术操……越来越多学校的课间操融入集体舞元素,跳出了自己的“style” 。(2012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16版,《课间操也能跳出“styl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