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中国钓鱼第一人:靠一己之力把徒弟全捧成网红!( 二 )


于是邓刚和徐银舟 , 就把所有的心血全部投入到了研发鱼饵上 。 他们刚开始用麦麸和虾粉制作了多种鱼饵 , 但是诱鱼的效果都不佳 。
后面他们又在原有的研发基础之上不断改进 , 经过成千上百次的研发和试验 , 终于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鱼饵 。

为了让自家的鱼饵打出口碑 , 邓刚徐银舟拿着自家的鱼饵去打比赛 , 凭借着出色的钓技和鱼饵的优势 , 他们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国冠军 。 更是获得了全国钓鱼锦标赛14连冠 。
而天元鱼饵因此一炮而红 , 得到了很多钓鱼界大佬的认可 , 还受到了很多钓鱼爱好者的追捧 。
而邓刚徐银舟又趁热打铁 , 相继推出了浮漂 , 鱼竿等各类渔具产品 。 凭借一款鱼饵 , 彻底打入渔具市场 。

2012年6月 , 邓刚和徐银舟成立了子公司《天元千川渔具有限公司》 , 正式推出千川系列的渔具产品 , 占股比例依旧是各自一半 。
千川系列的推出 , 虽然卖得不错 , 但是当时的消费者群体并不是十分饱和 , 除了钓鱼爱好者 , 和专业搞钓鱼的人会买 , 很少有人问津 。
邓刚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 , 自己推出的千川系列 , 现在是在吃自己的名气 , 而不是本身产品就自带销量 。
考虑到徐银舟年龄的问题 , 邓刚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让徐银舟负责公司的一切运营事务 , 主内 , 他负责在外引流 , 给自己品牌打响知名度 , 主外 。 两人就这样把分工给定好了 , 互相不干涉 , 不插手 。

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 , 让同为股东的两人 , 不会出现意见不合的问题 , 两个人管理不一样的领域 , 从而避免了很多矛盾 。
从那开始徐银舟就把所有的重心放在了公司的运营 , 和产品质量研发上面 。
而邓刚则是在外去打比赛 , 去参加各种活动来更加提高自己的名气 , 为自家的产品引流 。
用邓刚自己的话来说:“我就是在前面打冲锋的那个人 , 老徐就是我背后的的后勤我的主心骨 , 他其实要比我辛苦 。 ”
2019年邓刚把目光投向了短视频平台 , 他开始在抖音上 , 发布一些自己的钓鱼视频 , 教一些基本的钓鱼技巧 。
当时 , 他的这些视频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 就犹如一粒石子 , 石沉大海 。
邓刚之所以选择入驻抖音平台 , 其实其目的也是为了给自家品牌做铺垫 , 打广告引流 。
但是刚开始他的视频却并不那么吸引人 , 看的人有 , 但是只有钓鱼人才会关注 。

邓刚 , 觉得拍这种视频肯定没有人看 , 于是对自己的视频制作做了大方向的改变 。
主要以盘黑坑老板为主 , 这种视频题材不仅能够吸引钓鱼爱好者来看 , 就算不喜欢钓鱼的人他也会看 。
就这样 , 邓刚凭借着盘黑坑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 , 短短三年时间 , 收获了3000多万的粉丝 。
随着他的爆火 , 他自家的品牌渔具也开始被大家得到广泛的关注 , 千川系列的销量火得不行 , 不管是钓鱼不钓鱼的 , 都要人手一杆 , 更是时常卖到断货 。
而这对于徐银舟来说 , 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压力也更加大!因为这意味着他要更加用心去做产品 , 去研发产品 。

在天元竞技大舞台徐银舟曾说:“在以后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产品更加严格把控 , 不能辜负邓老师带给我们这么大的流量 。 ”
很多人只知道天元邓刚 , 不知道徐银舟 , 那是因为徐银舟总是站在邓刚的背后 , 但是他的付出 , 其实远比邓刚要多 。
有段时间为了研发一款好的鲢鳙饵 , 徐银舟一年365天 , 有200多天都是泡在工厂 。
从鲢鳙饵的雾化 , 到有诱鱼效果 , 到各种一系列的问题 , 都得他亲自来解决 。
为了研发出一款好的鱼竿 , 他曾200多天在不同的环境下测试鱼竿的性能 , 由于长期手端着鱼竿 , 导致他的手落下了很多毛病 , 经常手骨头痛 。

徐银舟
不过现在卖得比较好的千川系列的鱼竿 , 还有浪尖等等 , 都是徐云舟用心血研发出来的 。
一个企业 , 或者说一款产品 , 想要一家独大 , 首先那你的东西得过硬 。 你东西不行 , 吹得再好 , 那也没人愿买单 。
而在质量把控方面 , 天元做到了绝无仅有 。 就比如说他的鱼竿从生产出来 , 就要经过三次测试 。
然后拿出来销售的时候 , 还要做一番测试 , 确认鱼竿质量方便没有问题之后再卖给别人 。

所以很多人在拿到天元的鱼竿以后 , 会以为天元的鱼竿是旧的 , 因为鱼竿的线头是弯的 , 其实这都是被测试过了 , 而并不是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