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乱政?明朝为何重用宦官( 二 )


太监能接触到帝国核心权力,便是由此而始 。
教育能改变命运,教育也能改变国运啊!
朱瞻基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让太监们接受教育这个“好事儿”隐隐中埋下了大明朝亡国的祸根 。
只是朱瞻基也不想这样,还不是他的暴躁爷爷朱元璋留的锅 。
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和汪广洋,并以此为由头废除丞相,是明初的一件大事 。教科书上写的大家都看过,废除丞相与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但是废除宰相的副作用就是,一切繁杂政务都压在了皇帝身上 。
除了朱元璋这个精力异常旺盛的超人级皇帝之外,后面的皇帝,包括朱棣,都没有足够的精力一人担负起全部工作 。即便是朱元璋也需要大臣草拟圣旨,更不要说后世那些能力平庸的子孙了 。所以皇帝办不完的事,终究要靠人帮忙,这就是内阁的起因 。
只是习惯于乾纲独断的皇帝,已经废了宰相,怎么会放心把权力重新给出去呢?
大臣只有上朝那会儿是天天见的,况且上朝隔那么远,还未必能说上几句话 。而太监却是随身侍奉,不敢缺席 。那么,大臣与太监之间,孰亲孰疏,孰远孰近?
如果作为外人的大臣都是饱读诗书、文化水平极高的一群人,大字不识的太监怎么能跟文官士大夫抗衡?掌握帝国算法的是一群大神级的程序员,太监们至少得懂个五笔吧!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明朝皇帝都会作出同样的选择——让宦官接受文化教育 。
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在各个方面,皇帝都需要太监去分文官的权,这分来分去,就分到了批答奏本的头上 。不会识文断字怎么去搞批答奏本?
朱元璋不许内官识字,文化水平高的太监虽然不是不存在,但毕竟凤毛麟角 。而内书堂的出现,打破了知识被文官垄断的局面,皇帝拥有了一批新的通晓文墨的助手,司礼监系统的建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

明朝太监乱政?明朝为何重用宦官

文章插图
经历了内书堂的教育,部分宦官终于也一只脚迈进了文化人的行列,即使是最末端的一股泥石流 。
《金台纪闻》提及内阁与司礼监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地位升降变化过程:英宗时期,首辅接见司礼监太监,只需穿便服,而司礼监太监要向首辅作揖行礼,然后告退 。到成化朝,双方会面结束后,内阁首辅却要亲自将太监送出内阁 。等到正德年间,司礼监掌印太监甚至都不必亲自到内阁来,只派几个少监过来传口信 。司礼监与内阁,宦官与文臣,已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
如此,一个皇帝心目中的合理结构形成了——内阁虽然可以草拟圣旨和对题本奏本的批复,但在外,要受到外朝大臣的监督,在内,又要受到司礼监“批红”的制约,既保证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又省心省力,减少皇帝的工作量 。皇帝只需要防止内阁与司礼监达成合作同盟——例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冯保,就能高枕无忧 。
而这,无疑是朱瞻基精心设计的结果 。
三、权阉原来不读书
再说“四大权阉”,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没有一个是内书堂出身 。
魏忠贤是半文盲,成年后才入宫;汪直是被阉割的幼童战俘,得宠是因为军事;刘瑾更是靠着依附其他太监才得以入宫,这三个人都没有在内书堂学习过,文化水平相当一般 。而王振虽然有点墨水,但他进宫时,内书堂可能都还没成立 。这几个流氓无赖无法无天,祸乱朝纲,与内书堂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 。
相反,当我们再来看看明朝名声较好的“贤能”宦官,如怀恩、李芳、陈矩等人,他们是明史盖章认证的“贤者”,符合士大夫道德标杆,这些人可都是内书堂走出来的 。
有时候还真的不能不相信教育的影响力 。
内书堂的教育,相当注重对学员道德的培养,说白了就是“洗脑” 。
宦官们的学习教材中,有大量有关伦理道德、典章制度的内容 。翰林院的老师们,也不会放过这个道德教育的机会 。状元焦竑在内书堂教书时,就常常给学生们讲前朝宦官的故事,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可胡作非为 。
明朝太监乱政?明朝为何重用宦官

文章插图
因此,有内书堂教育经历的宦官,往往具有更高的修养 。
以万历年间的陈矩为例,他为人“平恕识大体”,管理司礼监和东厂期间,非但没有趁机作乱,反而还平反了不少冤狱,简直是一位恂恂儒者 。而另一位司礼监太监怀恩,极力向明宪宗进谏不可废太子,最终保住了明孝宗的太子之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