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0回:峡谷之王大地裂缝,美国大峡谷地质史( 五 )



第3380回:峡谷之王大地裂缝,美国大峡谷地质史

文章插图
而有的因为夹有泥土长出了草木而带一些诗意,有的又因谷底弥漫着水雾,而微显淡紫;再加上天气变化,或骄阳直射,或风雨晦暝,或晨曦初上,或夕阳满山,可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

第3380回:峡谷之王大地裂缝,美国大峡谷地质史

文章插图
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的上游和下游均被建造水坝拦截,影响了正常的水流 。上游是格伦峡谷水坝,形成鲍威尔湖;下游是胡佛水坝,形成水位快速下降的蜜德湖,主要供水给位于荒漠中的拉斯维加斯 。这些水坝不仅限制了各种鱼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拦截了所有大洪水 。

第3380回:峡谷之王大地裂缝,美国大峡谷地质史

文章插图
大峡谷的许多地形过去都是由这些大洪水所塑造出来的,如今水流变慢变少了,许多地形就被改观了,直接影响到大峡谷的生态环境 。比方说,因为缺乏由大洪水所带来的大量泥沙,大峡谷底部的许多沙滩都在消失当中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在格伦峡谷水坝作有限度的实验性的排洪,对恢复大峡谷的原始地貌有很大的帮助 。
大峡谷周围大城市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直接影响着大峡谷的景观:因为视野开阔,峡谷两岸又有一定距离,所以空气污染问题常常像是被放大了似的在此特别明显 。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峡谷对岸清晰可见;
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峡谷对岸像是被笼罩在一层雾中 。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因为国家公园管理局无权过问各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排放量,各大城市也不对什么“世界遗产”的空气质量负责 。大峡谷只好一厢情愿地期盼著各大城市严格限制并大副降低其空气污染排放量,听命于当时的风向、风速等自然条件了 。
自从西方人发现大峡谷以来,大峡谷的物理环境已被改变了许多,如前两段所说的水流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这些改变都直接影响到大峡谷的生态环境 。人类的活动又迅速地引进了许多外地的生物,它们与当地原有生物激烈竞争 。这一切都破坏了大峡谷的生态系统平衡 。
大约一亿年前白垩纪时期,北美西部大部分地区仍沉没在海里,属于太平洋一部分 。7500万至5000万年前期间,法拉龙板块与北美洲板块碰撞产生大地应力,使洛矶山脉逐渐隆起,此称为拉勒米動 。科罗拉多河首先形成一条向西的河流,从西南部流出山脉,而此次造山运动也使曾经是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格林河转向西边注入科罗拉多河 。

第3380回:峡谷之王大地裂缝,美国大峡谷地质史

文章插图
大约3000万到2000万年前,与造山运动相关的火山活动导致第三纪中期熔结凝灰岩爆发,产生较小的地质结构如亚利桑那州奇里卡瓦山脉,同时在科罗拉多河流域上沉积大量的火山灰及碎屑 。科罗拉多高原后来于5500万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开始隆起,直到约500万年前才达到现今高度,科罗拉多河也大约在这时转而注入加利福尼亚湾 。
今日河川流向与大峡谷形成的时间尺度及顺序尚未厘清;但大约在1200万到500万年前,当时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断层尚未作用,所以加利福尼亚湾还未形成,此时科罗拉多河向西注入太平洋,估计当时河口的位置在加利福尼亚中部蒙特雷湾,并且可能对蒙特雷海底峡谷形成发挥作用 。
盆地山岭区地壳伸张于2000万年前开始,现今的内华达山脉也大约在1000万年前开始形成,这2项变动使科罗拉多河转向南边的海湾 。随着科罗拉多高原在500万至250万年前持续上升,河川走向仍维持其先成水系并逐渐向下侵蚀形成大峡谷 。前一项因素在塑造流域内特殊地质结构上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多洛雷斯河将科罗拉多州帕雷多克斯谷一分为二,或是格林河侵蚀犹他州犹因塔山脉等 。
来自尤因卡雷特火山场的玄武岩质熔岩流残余物滑落至大峡谷,在过去的200万年里,熔岩流堰塞科罗拉多河十多次 。
河川从科罗拉多高原冲刷的沉积物在下游逐渐累积成一个广阔三角洲平原,整个三角洲由超过42,000立方千米(10,000立方英里)沉积物累积而成,在持续100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将海湾最北端围起来 。
沉积物堆积在海湾后逐渐堵塞出海口,使三角洲以北的部分海域逐渐蒸发并形成索尔顿洼地,其深度达到海平面以下79米(260英尺)左右 。科罗拉多河在此之后曾至少改道3次注入索尔顿洼地并形成卡惠拉湖,整个大湖泊淹没山谷,湖水蔓延至今日加利福尼亚州印迪奥 。当科罗拉多河重新注入海湾后,卡惠拉湖于接下来50年内逐渐蒸发萎缩,今日的索尔顿湖被当作是早期卡惠拉湖化身,但规模上却小很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