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无人在意的角落,袁立阿姨确诊精神分裂了?( 三 )


仿佛在她的世界里 , 娱乐圈都疯了 。


袁立为什么发疯?
娱乐圈疯没疯羊不知道 , 但袁立确实是有点疯批属性在身上的 。
网上很多人说袁立是神经病 , 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 袁立每次黑女明星的时候 , 都带着一种“上位者的审视” 。
何为上位者?
比如她爆李红的时候 , 觉得农村人、辍学刷盘子是她的黑点 , 黑闫妮的时候 , 说她以前在跑龙套 。

她讽刺李红进央视好多年才拿到北京户口 , 说自己明明不是上海人但是有上海户口 。
借用户口问题 , 把人轻易地分为两类 。


为什么袁立每次黑人都像在反向安利?
因为她口中的黑点根本不是大众眼里的黑料 。
与其说类似“出身卑微”、“辍学打工”等特点是明星黑料 , 不如说袁立仅仅是把属于小人物的某些特质放大 。
大众不能与之共情并且能被反向安利的原因 , 是因为我们几乎都是小人物 , 而小人物只会与同为小人物的普通大众共情 , 并不会和傲慢的审视统一战线 。
袁立笔下对李红的恨 , 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在为一个对抗命运的普通人背书 。

说实话 , 羊第一次围观袁立阿姨发帖的时候 , 自动把她的代入到了一个出身优渥衣食无忧、人生经历顺风顺水的一个身份角色 。
因为能说把小人物的闪光点当“黑料”的人 , 基本都是没有吃过苦的人 。
但羊同时也忘了一点:极度的自负是自卑 。
袁立不是发疯 , 是逃不出童年 。


羊在写马思纯的时候说过 , 每个人的性格塑造其实都离不开儿时经历 。
而袁立在访谈时说过自己从小很不自信 。
主持人问是因为没在父母身边吗?袁立答:在父母身边会更不自信 。



袁立的童年经历和别人有点不一样 , 七岁之前 , 她基本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 。
她在自己的自传里表达过这样一个概念:在妈妈眼里她的出生是某种错误 。
倒也不是说父母对她不在意 , 但疏忽确实是存在的 , 小的时候她在爷爷奶奶家长大 , 大一点儿的时候又被姑姑带走 , 直到七岁要上学了 , 才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
按袁立自己的话来说 , 就是和妈妈不太熟 。


从小寄宿在别人家里 , 会导致一种“寄人篱下”的自卑 。
因为缺乏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供养关系 , 这种人的内心很容易产生极度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 , 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空心病 。
而袁立填满内心空虚感的方式就是渴望得到认可且有存在感 。
宝子们看袁立在兔区的发贴 , 有没有觉得她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价值?
她不光喜欢说自己美 , 也喜欢跟别的女明星比美 , 热衷于从各个维度炫耀自己的价值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袁立曾经被妈妈“嫌弃”过——
嫌弃她不是男孩 , 嫌弃她出生时长得丑 。
这两点成了袁立内心自卑的来源 。
以至于后来的她就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电 , 也会因普通话说得不好而没有自信 , 她害怕和同学配戏 , 所以用孤傲的性格掩饰不安 。
后来因为专业成绩不好 , 她就谈起了恋爱 , 然后跟老师说自己是因为恋爱耽误了学习 。
如果价值感丧失 , 她就用其他方式逃避 。


另一方面 , 袁立的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被宠出来的 。
宝子们知道徐威不?他现在是“大魔王”张怡宁的土豪老公 。
在和张怡宁结婚之前 , 他爱了袁立很多年 。
娱乐圈是个大染缸 , 但徐威就是袁立的底气 。
童年不幸且没有安全感的人一旦得到“权力”会有两个特点——
1.处事依然唯唯诺诺 2.报复性地继续放纵自我 。


袁立本就是一个追求价值感的人 , 当然不可能唯唯诺诺 , 所以当时的她在娱乐圈可以说是“肆无忌惮” 。
她敢怼制片人 , 敢怼导演 , 也敢怼潜规则 。
在此期间 , 袁立不仅行事大胆 , 拍戏也不断传去绯闻 , 有和陆毅的 , 有和张国立的 , 甚至有人爆料说 , 邓婕曾去片场扇了袁立两耳光骂她狐狸精 。

网上的传闻真真假假 , 没人知道真相 。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 徐威和她谈了这么多年 , 给她灌输的概念就是:你想拍戏就拍戏 , 不想拍我就养你 。
虽然最后袁立因不愿结婚而分手 , 但她从未贬低过自己和徐威的12年 。


矛盾体袁立和徐威分手后 , 袁立大胆的行事风格依然没变 , 甚至比以前更过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