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什么时候称为太监的?历史上四大太监( 二 )


宦官什么时候称为太监的?历史上四大太监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李辅国后随肃宗回到长安,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活动 。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他决定 。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 。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 。太上皇玄宗返回京师后,辅国疑太上皇左右有复辟的阴谋,上元元年(760年)迫太上皇迁居西内太极宫,而玄宗亲信高力士等人则被贬谪或罢官 。
宝应元年(762年),玄宗忧郁而死,肃宗也病危,张皇后欲谋杀太子李豫而立越王李系,发宦官数百人,控制宫闱 。李辅国获知此事,命宦官程元振先取太子同行,并发动禁军攻入宫内,捕杀张皇后、越王,肃宗因受惊吓而当天驾崩,遂立太子李豫为帝(即唐代宗) 。
唐代宗继位后,因念其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成为唐朝第一位宦官宰相,拉开了唐朝宦官当政专权序幕 。自此辅国日益骄横,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曾对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
实际上是让代宗把军国大事都托付于他 。闻此僭君之言,代宗不快,决意将辅国翦灭,于是代宗表面优待辅国,尊之为“尚父”,却私下通联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兵权 。罢辅国官职,进封为博陆王 。不久,又派人于深夜将其刺杀,割下头颅扔到溷厕中 。遂刻木代其首级以葬,赠太傅,谥丑 。
3、童贯
童贯(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20岁净身入宫,北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之一 。据《宋史》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出入前线,打下军事根基,但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哲宗后,徽宗即位,年近50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赵佶的重用 。
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十万取青唐 。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 。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 。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不久,因功迁武康军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 。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晋升为校检太尉(当时的武官最高职位),领枢密院(仅次于皇帝的军事首长),开了宦官主持枢密院之先河 。从此,童贯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转战于西北边陲,与外族夏、辽、金周旋十多年 。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 。童贯因功封太师 。就此,童贯位极人臣,辉煌灿烂 。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ǎo)相” 。
宦官什么时候称为太监的?历史上四大太监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封广阳郡王,统率大军重镇边疆,驻扎大原 。那时,金已灭辽,大举兴兵南侵 。童贯见大势已去,由大原遁归汴梁,且不听钦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巡 。于是,大学士陈东等上书劾蔡京、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 。
童贯的主要罪名“结怨辽金,创开边隙” 。其实辽金之怨非童贯所结,边隙亦非童贯所创 。童贯握兵20年,在与夏、辽,金战斗中,有胜有负,但还算尽力,并无投敌误国 。北宋之亡,根本在于徽宗的不作为而招致朝廷腐败,经济崩毁 。童贯为众矢之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里的官员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上下结怨 。徽宗禅位,钦宗登基,童贯失恃,靖康元年(1126年)被一连三贬 。7月贬吉阳军(今海南崖县)又诏数童贯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澄追而斩之 。
九月初七日,张澄押回童贯的人头在汴京城头高高挂起,观者如堵,京城轰动 。中国史上握兵时间最长、掌控军权最大、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就此了结一生 。一年之后,中国史上巨型悲剧—“靖康之难”发生 。
宦官是古代专供给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他们原本只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
【宦官什么时候称为太监的?历史上四大太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