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九号 聚龙一号( 二 )


(1)核能有能力成为未来规模(基荷)能源的主力;
(2)当今的Z箍缩技术可以最经济、最简单地创造大规模聚变的条件,尤其是LTD技术路线提出后,可以解决作为能源应用的重复频率运行问题;
(3)团队创造性提出的“局部全局点火”聚变靶概念及其支撑的载荷、靶设计技术和能量转换技术的信息资源网络,能够保证聚变点火的实现,满足未来能源应用的要求;
(4)团队创造性地提出的“次临界能源堆”概念和一系列创新有效的技术措施,使Z-FFR在简单性、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品质,可以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千年能源;
(5)由于安全的完善解决方案,Z-FFR可以靠近城市建设,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热电联产,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团队提出的三回路水平密闭循环和高放射性屏蔽方案,为反应堆建设选址和长期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5)和(6)的结合为改变未来规模能源的布局(主要采用分布式能源提高电网安全性)创造了条件 。
彭先觉说,这些关键技术方案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能有效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气候问题的新能源的曙光 。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利用Z箍缩装置实现惯性约束受控核聚变发电的一个长远的未来设想 。
在核武器领域,Z箍缩原理可能带来的最直接的突破就是无核裂变触发器的聚变核弹 。
目前,众所周知,在核军控领域,猜测一个国家核武器制造潜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猜测其核裂变材料储量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主要利用位于兰州等地的气体扩散厂生产高浓缩铀 。由于气体扩散耗电量巨大,操作迹象明显,美国可以收集到中国高浓缩铀的大概产量 。
据估计,中国储存的裂变材料足以制造数千个裂变触发器——这比美国和俄罗斯能够制造的数万枚核弹略逊一筹 。虽然中国近年来建立了商用离心浓缩装置,但其运行情况仍能基本说出中国核武器发展的“上限” 。

通过对靶丸的轰击,可以获得一些以前只能在实际核试验中收集的数据,然后用于计算机核试验,开发新一代核武器 。
现在,Z箍缩装置设计的初衷是模拟核爆瞬间的环境,为计算机核试验收集数据——因为现在各主要国家都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能进行实际的试爆,只能通过模拟收集数据 。
另一方面,虽然这五个国家都已经拥有了氢弹,但成功引爆氢弹过程中的一些详细机制仍处于“经验科学”状态 。如果不进行新的核试验,就不可能发展下一代核武器 。而用Z箍缩装置模拟核爆的瞬时状态,或许可以揭开爆炸过程中的关键机制,从而跳过裂变阶段,直接用常规炸药引发核聚变——换句话说,第四代核武器可能没有” 。
如果能实现这一点,将会有几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核弹可以进一步小型化 。第二,通过监测核裂变材料的储量来估算核武器的“上限”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可以提高核弹的可靠性和贮存寿命 。目前核武器的储存寿命一般不超过十年,因为裂变材料在衰变过程中会出现裂纹和气泡,在寿命结束前需要进行再加工,相当于造了一个新的弹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