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有什么宝石会发生外观变化?( 二 )



孔雀石是含水铜碳酸盐 , 可含CaO、Fe2O3、SiO2等机械混入物 , 受氧化作用表面容易变黑 。 银饰品被氧化后在表层形成黑色的氧化银薄膜 , 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 用醋酸清洗可除去这层薄膜 , 使银饰品靓丽如新 。 不过 , 您不必再为银饰品担心了 , 目前的制作工艺多在表面镀铑 , 使之不受空气所氧化 。
琥珀是有机宝石 , 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 , 表面会形成暗红色、褐红色 , 这与烤色的原理相同 , 只是烤色的过程由于温度作用(150~200℃)使氧化过程加速而已 。 当然 , 不同产地、不同琥珀其氧化的效果不同 , 而且也无碍于琥珀的美感 。

水是宝玉石矿物中常含的化学物质 , 以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的形成存在 。 吸附水存在于宝石矿物表面、裂隙或渗入矿物集合体颗粒间 , 呈水分子状态 , 不参与矿物的晶格 。 这种水是不稳定的 , 当温度达到100~110℃时 , 吸附水会汽化而逸出 。 像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地的欧泊就含有吸附水 , 所以该产地的欧泊容易失水而失去变彩 。 寿山石等粘土矿物的玉石 , 也含有吸附水 , 当吸附水蒸发逸出之后 , 这些粘土矿物玉石(印章石)容易干裂 。 结晶水是在晶格中有固定的位置 , 起着构造单位的作用 , 以中性水分子存在 。 水受到晶格的束缚 , 结合较牢固 。 它从矿物中脱水一般是200~500℃ , 通常不超600℃ 。 绿松石、欧泊就含有结晶水 , 所以经一定的温度会使绿松石干化 , 欧泊发生脱水而使变彩消失 。 防止高温环境是保养欧泊的方法 。 结构水则以H-、H+、H3O+等离子的形式参加矿物晶格的“水” , 其中H-的形式最为常见 , 结构水也称化合水 。 许多宝石矿物含有结构水 , 如碧玺、十字石、托帕石、磷灰石等 。 结构水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600~1000℃之间)才能逸出 。 存在结构水的宝玉石是稳定的 , 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 。
水还可能以气液二相包裹体存在于宝石中 , 受一定温度的作用 , 包裹体爆裂有时也会引起宝石的破裂 , 对于含气液二相包裹体丰富的宝石更加如此 , 此类宝石应该注意不受高温的炙烤 , 在镶嵌加工时尤其应该小心 。 例如碧玺、祖母绿等 。
象牙因含有水份 , 当水份逸出时容易干化起裂 , 在用塑料薄膜密封的保护下 , 能使象牙不易干裂 , 这对于整支象牙雕件尤为重要 。
珍珠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有机质(硬蛋白质)、少量的水及微量元素 , 碳酸钙遇酸会发生化学反应 , 而空气中特别是厨房等特殊环境酸的浓度高 , 人体的汗液含有酸 , 容易腐蚀珍珠 。 蛋白质也会随着时间的长久而氧化变松脆使珍珠失去光泽 。 俗语说“人老珠黄” , 珍珠放置、佩戴长久会变黄、脆、光泽减弱 。 当然也不是说这种变化会在几年短时间内发生 , 这与个人的体质及保养方法有关 。 但几百年上千年的长时间就很难保存了 , 所以在文物中(特别是古墓发掘的文物中)就很难见到珍珠饰品 。

珠宝也是“生命体” , 随时间会发生变化 , 这些变化有的微小难见 , 有的则是明显的可以观察的 。 掌握这些变化是欣赏和保养珠宝的前提 。
【宝石|有什么宝石会发生外观变化?】GTC原创 , 作者尚絅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