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血管病变的症状有哪些?】血管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纽带 , 一旦出现病变就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 比如容易疼痛现象明显 , 包括间歇性疼痛(运动性、体位性和温差性三种)、持续性疼痛;另外肢体形态和皮肤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 这种情况下除了积极治疗之外一定要注意饮食 , 还要适当进行运动 。

血管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疼 痛
肢体疼痛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症状 , 主要是由动脉供血不足和静脉高压、淤血引起 , 通常可分成间歇性疼痛和持续性疼痛两大类 。
(一)间歇性疼痛
包括运动性、体位性和温差性疼痛三种类型 。
1.运动性疼痛
运动性疼痛又称间歇性跛行 , 整个下肢均可发生 , 但多发生于小腿腓肠肌部位 , 特征是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患肢出现怠倦、压迫感、麻木感、钝痛或痉挛性剧痛等 , 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 , 但再次行走同样的距离 , 可产生同样的症状 。这是肢体慢性缺血的典型症状 , 多在病变的早期出现 。应该指出的是 , 静脉性疾病和有些非动脉闭塞病变 , 如髂—股静脉闭塞、髋或膝关节炎等时 , 也可发生间歇性跛行 。因此对有间歇性跛行者 , 必须检查有无动脉供血不足和静脉性疾病的其他征象 。
2.体位性疼痛
肢体的体位变化 , 可影响血流情况从而加重或改善疼痛 。如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肢抬高因供血减少导致诱发或加重疼痛 , 下垂时减轻 。相反 , 静脉回流不畅的患者 , 患肢下垂时因淤血加重而诱发或加重疼痛 , 患肢抬高时因利于静脉回流从而引起疼痛缓解 。
3. 温差性疼痛
肢体的疼痛与环境温度相关 。动脉供血不足时 , 使患肢过热或过冷均可引起疼痛 。过热时 , 如热浴或热敷 , 局部代谢加快 , 耗氧量增加 , 已经狭窄的动脉不能供应足够的血量来满足局部代谢的需求时 , 即表现为疼痛 。过冷时 , 如冷敷、寒冷、受凉或受潮等 , 均可刺激小动脉痉挛 , 更加重患肢供血不足而出现疼痛 。
(二)持续性疼痛
又称静息痛 。严重的动脉和静脉病变 , 多能引起肢体持续性疼痛 , 而以动脉闭塞所酿成者更为剧烈 。动脉性静息痛主要是由缺血性神经炎引起 。静息痛可以突然发生 , 如急性动脉栓塞 , 也可逐步发展而来 , 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等 。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 , 抬高患肢后症状可加剧 , 夜间疼痛显著加重 。静脉性静息痛一般为沉重、酸胀和胀痛感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时 , 除患肢肿胀、胀痛外 , 在病变部位尚有压痛存在 , 如腓肠肌和股总静脉等处 。
血管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二、患肢形态
患肢形态主要为肿胀 , 其次包括萎缩、增长、增粗和局限性隆起等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多发生患肢肿胀 , 主要由深静脉系统淤血、高压所致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可分为血液倒流和血液回流障碍两大类 。前者包括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继发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型、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症等 。后者包括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完全闭塞和部分再通型、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髂静脉受压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者 , 除患肢肿胀外 , 还有皮肤血管痣、肢体增长和浅静脉曲张等表现 。髂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时 , 多在胸腹壁有曲张的浅静脉可见 。动静脉瘘也可使肢体肿胀 , 但程度常较轻 。患肢静脉肿胀需与淋巴水肿和心脏病、肾脏病引起的下肢肿胀相鉴别 。静脉性肿胀一般不延及足部 , 而淋巴水肿和心脏病引起的下肢肿胀 , 则包括足部在内 。淋巴水肿者皮肤呈典型的象皮肿 。心脏病、肾脏病引起的下肢肿胀均累及双下肢 , 范围广泛 , 多伴有原发病因的其他症状 。
肢体增长均发生于先天性周围血管疾病 , 如先天性动静脉瘘和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等 , 除肢体增长外 , 还有其他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多在幼年或少年期发病 , 动静脉瘘患者还可在病变部位扪及震颤和听到杂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