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袁崇焕之死?袁崇焕之死 史料记载( 二 )


袁崇焕闻讯快速回京师援助,在北京城下再一次痛击后金军队 。后金军再次吃了袁崇焕的苦头后,皇太极深知,如果不除掉袁崇焕,进取中原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他心中顿生一计 。这就是“反间计” 。
早在后金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朝中就有人散布流言诬陷袁崇焕,说袁崇焕是有意引金兵深入,目的是为了结城下之盟 。这些流言使崇祯帝疑心大起 。关于皇太极施行的反间计,蒋良骐《东华录》有详细的记载,文中说,开始的时候后金军队抓获到明朝的两个太监,命人严密看守 。这时候副将高鸿中和参将鲍承先遵照皇太极的计谋,故意坐在离两太监不远的地方,假装做耳语状说:“今天我们撤兵,不过是个计谋……袁巡抚有密约,事情马上就能大功告成了 。”
当时姓杨的太监在那里仔细地窃听两人的谈话 。时辰到庚戌时,后金军将两个太监放了回去 。杨太监回到皇帝身边后急忙将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的事告诉了崇祯帝,至此崇祯帝对袁崇焕背叛自己的事情深信不疑,“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 。袁崇焕的兄弟和妻子也受到株连,被流放到几千里外的边远省份 。
据说,后金军队的这个反间计得益于皇太极对《三国演义》的喜欢 。皇太极平素经常读《三国演义》,对其中的奥秘非常清楚 。这个计划就是他巧妙用《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中计”策,借崇祯帝之手剪除劲敌袁崇焕 。崇祯帝不幸中了敌计,将忠臣误杀 。这种自毁长城的举动使东北防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迅速灭亡 。
但是有人对这个说法提出了疑问:皇太极固然熟知兵法计谋,难道崇祯帝就是个无知的庸才吗?历史记载证明显然并非如此 。一些研究者认为,崇祯帝杀袁崇焕根本是蓄意杀戮,而不是清朝后来津津乐道的因中“反间计”而误杀 。袁崇焕被杀的真实原因,是崇祯帝担心袁崇焕及其东林党人妨碍他的专制皇权,袁崇焕是皇权与大臣之权冲突的牺牲品 。

明朝那些事儿袁崇焕之死?袁崇焕之死 史料记载

文章插图
明朝年间太监专权是很常见的现象 。崇祯帝即位后,为了除掉阉党对自己的威胁,起用东林党人,有效地削弱了阉党对皇权的威胁 。但是当阉党对皇权的威胁减弱时,崇祯帝又开始削弱大臣的势力,即从依靠东林党转而回归到依用阉党群小 。
袁崇焕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崛起的,自然成了阉党余孽倾陷的对象 。袁崇焕耿直、豪放,敢说敢为,这正是阉党余孽所畏惧的,也是所有的皇帝所不喜欢的 。同时袁崇焕又主持整个对后金的战局,有很大权势 。自古以来臣子权势稍重必然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偏偏崇祯帝的猜忌心又是极强的,他之所以开始起用东林党人又继而起用阉党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旺盛的专权欲望 。
这个时候的袁崇焕无疑是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就会惹上杀身之祸 。然而也很不幸的,袁崇焕是一个好的军事将领,却不能洞察君主的心思,他先斩后奏杀了明辽东悍将毛文龙就是一大不慎,崇祯帝“骤闻,意殊骇” 。尽管事后袁崇焕亦悔悟道:“毛文龙是大帅,不是像我这样的臣子所该擅自诛杀的 。”但是这件事让崇祯帝心中杀袁崇焕的想法已经坚定 。明末史学家谈迁就说,袁崇焕擅自杀死毛文龙,“适所以自杀也” 。
崇祯帝开始时之所以不杀袁崇焕,一方面是缺少足够的借口,更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崇祯帝对袁崇焕“五年复辽”充满了期待,因此暂时容忍了袁崇焕目中无君的举动,只是在暗中采取了很多监视和牵制的措施 。
“己巳之变”之后,后金兵大举入犯,继而围攻北京城,这时的崇祯帝对袁崇焕复辽已经不抱希望,至此君臣之间脆弱的依存关系不再存在,杀袁崇焕就是必然的了 。而正在这个时候,皇太极施行了反间计,内廷阉党也捏造了袁崇焕引敌协和、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三大罪状,崇祯帝立刻借此机会将袁崇焕投入监狱 。
说崇祯帝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这是不能服人的 。因为人们可以根据史料得知,从袁崇焕的入狱到被杀戮,前后共有八九个月,这么久的时间里,崇祯帝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辨明是非的 。同时还有史实表明,反间计、诬告并不能瞒过崇祯帝,也就不足以置袁崇焕于死地 。崇祯帝决定杀袁崇焕,是从巩固皇权、防止大臣结党、彻底摧毁东林党势力这些目标出发的,反间计只是为促成崇祯帝逮捕袁崇焕下狱制造了一个合适的借口而已 。
自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忠臣们的下场果真都是这样的吗?袁崇焕究竟是为何被杀?是君主昏庸不能识别敌人的诡计,还是君主猜忌不能留下权臣?谜的破解还需要后世的进一步考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