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区艺术公寓 天津东北角( 二 )


1930年改为天津电影院,信息资源网 。
之后多次转手 。

可能很多老人会记得 。
电影院正门左侧有发电机房 。
当时电力供应不足,停电的时候,
电影院自己发电,以免中断放映 。

官方银行号码,
清代天津最早的国有银行 。
“官方银行号到了,快点下车!”
当时电车在东北角设站 。
每天听列车员用天津话从信息资源网大声喊!
历史的东北角也叫官银行,
是文化、金融、商业繁荣集中的地方 。

△右边的建筑是官方银行号 。
东北角为什么也叫官银行?
就像劝导店,百货公司,小白楼一样,
用繁华地标代表一个区域 。
作为银行的官方银行号,
它不存在很长时间,
作为地名的官方银行编号,
80年代以前深入人心 。

"
官办银行,初始资本100万银元,是省级官办金融银行,可以代表国家发行纸币 。同时经营直隶国库,资助行政开支,与西方国家金融业交流,调节市场 。
1903年4月1日,直隶官方银行开业 。
这个时间比北京成立银行的时间还短,
就是央行要早半年 。

智冠银行开业后,
天津的各种工商企业都在官方银行开设了账户,
存取银元 。
"
官行还发行了印有北洋天津银行和李鸿章头像的纸币 。1907年4月,官银行在其东侧贴上门面,开办了姬伯储蓄银行,经营存款业务,吸收社会游资 。

天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
官方银行提倡民间储蓄,
开创私人理财先河,
吸引了大量金门人开户,
大大提高了官银在民间的知名度 。


官方银行旁边曾经有个菜市场,
关昊菜市场,
清末时,这里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菜市场 。
在1913年,
建一个有木质天花板和固定房屋的市场,
直到2003年被拆除,
它一直是天津最著名的蔬菜市场之一 。
"
1913年,摆摊、开店形成小巷,俗称“蔡氏街” 。1983年,正式更名为“观音蔡氏街” 。节日期间,附近的居民会提前在菜市场排队购买定量供应的年货,如花生、瓜子、核桃、糖果等 。配副食书,这是让一代人印象深刻的年味 。

△图片来源天津老城网

在1906年,
比利时电灯电车公司
第一条电车线路开通了,
设置"官方银行站"、
这个地名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
直到古文化街建成,
东北角的新华书店已经成为天津最大的书店 。
“官方银行号”这个词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淡去 。

但是住在这里的老人,
当有人问他家住在哪里时,
他会像家中的长辈一样,
用纯正的天津话回答:“在官行 。”

△根据原址改造的官方银行号

仍然繁荣的东北角
首先东北角的书店,还是比较强的↓


△看到那个模糊的新华书店了吗?它是当时天津最大的书店 。
你一定是拐了古文化街↓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一定要去买文具袜的胡同↓

还有熙熙攘攘的现代化商场↓

看看现在的耳朵眼总店↓


去正兴德买茶叶,去五河买针线脑,
去丝铺和内联盛买新鞋和衣服,
去袁中立吃他们著名的三鲜面条...
这大概是东北角人最深的记忆了 。

话题讨论
你在东北角住过吗?
还是对东北角有什么回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