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败得一塌糊涂?历史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二 )


正如鲁肃所说"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曹军大都以骑兵和步兵为主,将士们很多都没见过水 。
而水战,就是东吴方面的优势 。同时正值凛冬,曹军即使带来了大量的军马,也会因为没有粮草而失去战斗能力 。水上作战时,曹军的士兵大都晕船,根本没有战斗能力 。

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败得一塌糊涂?历史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此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曹操的士兵都来自北方,他们"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果不其然,鲁肃的话全都一一应中 。曹军刚驻扎之时,将士们纷纷跑肚拉稀,甚至刚到就产生了瘟疫 。
经历过火烧赤壁以后,死伤更多,瘟疫在曹营中传播开来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
所以,曹军不能取得胜利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人" 。曹军的士兵水土不服,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作战之时大家又同时晕船,不能和习惯水战的孙权军队抗衡 。同时,也得不到当地人的帮助,大家普遍视其为侵略者 。
2. 天公不作美,曹军乃倾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当时没有那股东风,吹得周瑜准备好的战船,一路顺流而下,恐怕曹军就不会有如此大的伤亡 。正是火烧赤壁这一幕的发生,让原本就士气低迷的曹军,变得更加一蹶不振 。
他们原本信心十足的进驻东吴,但是被水土不服闹的士气全无 。再加上战船悉数被烧,人员骤然锐减,肯定会心生畏惧 。
倘若没有了士气,即使人数再多,也不过是敌人的活靶子罢了 。而且当时连日阴雨,道路不通,曹操的陆军很多都身陷在泥潭之中,无法通行 。
他们若是不能尽快抽身,肯定会被孙刘联军追赶上来 。倘若没有那些天连绵不断的雨,曹军也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伤亡 。此外,人家孙权的军队属于本土作战,人家本来就是水军 。熟悉周围的一草一木 。
曹操的水军大都是些旱鸭子,临时赶鸭子上架拼凑起来的部队 。业余的水军,怎么能够与专业水军相比 。
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败得一塌糊涂?历史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三)、孟德有后顾之忧,不敢倾尽全力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这一战,令周瑜周公瑾的名望大增 。其实曹操战败的原因,在《赤壁之战》中,司马光早就借鲁肃之口,说的一应俱全 。那场仗,孟德是败也得败,不败也得败 。
1. 关西在后,怎敢孤注一掷
马超在西北耕耘多年,他和韩遂在当时也是曹操的劲敌 。曹操打东吴时,虽然已经统一了北方,但只是管辖着中原地区 。而西北方向,还有很多的割据政权 。所谓"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
曹操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就率军南下,此举有些轻敌冒进 。他倒不如先攻击西北方向的敌人,毕竟那里不如江南富庶而且人心也不如东吴稳定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时刻都得担心着是否马超等人会自西北趁虚而入 。
所以,曹操在经历了火烧赤壁以后,没有敢再调拨军队 。倘若西北战事平定,那么曹操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再次发动攻击 。那时候,东风与不与周郎便,又是另说着了 。
所以,曹操失败的又一原因,是他不敢大规模的调兵入吴,生怕自己的巢穴,遭到敌人偷袭 。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就得不偿失了 。
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败得一塌糊涂?历史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2.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非成败转头空
曹操的兵士们不熟悉南方的环境,在此水土不服,对很多疾病都没有抵抗能力,久而久之,自然发展成了瘟疫 。而孙吴和刘备的士兵们,大都是自南方招募,他们对当地的很多疾病,都有先天的免疫能力 。
同时,这些人长年累月的在此生活,熟悉当地的水文以及风向,这是南方士兵的专利 。而曹操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会利用风向来发动攻击 。不论怎么说,曹操败了,就是败了 。自此,天下归于一统,又要无限期的向后拖延 。
因此,也有人认为孙,刘两家是拒绝统一的罪人 。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这种说法的确有些道理 。
然而站在孙权和刘备的立场上看,率部投降,那等于自寻死路 。不论如何,这都是历史的选择,不该以上帝视角去看待 。这些风流人物,犹如点点星辰,坠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
结语: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首先,他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没有想过士兵水土不服的问题 。其次,东吴属于本土作战,而且又多水军,对抗曹军这些业余人马,不在话下;再次,曹操在南下攻吴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着西北来犯,因此不能调集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