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二 )


文章图片

米勒实验过程 图片来源:wikipedia
米勒实验模拟的是地球上的化学进化过程,我们前面讲到的是宇宙中的化学进化过程 。这些都证实了的,可以在自然界,无论是地球还是宇宙中,天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机物 。但是这其实只是生命诞生的第一步,离真正的生命还很遥远 。
在其后,还需要有机小分子装配成为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再组成多分子体系;多分子体系相互组装(这是决定性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膜系统的形成和核酸进入膜中)这三大步 。所以从氨基酸到生命,还很遥远 。
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此外,这些在宇宙中的氨基酸虽然说明了有机物在宇宙空间的广泛存在,但宇宙空间中其实很难为生命的形成提供足够稳定的环境 。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从陨石中发现的氨基酸和组成生命的氨基酸的构型并不相同 。
首先,陨石和地球上的同种有机物在分子结构上是存在差异的,许多都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4]
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三氯联苯同分异构体示意图 图片来源:wikipedia
其次,来自陨石的氨基酸和地球上的氨基酸在手性上是有差异的 。什么是手性呢?做个小实验就懂了,举起我们的左右手,掌心对掌心是可以贴合在一起的,但是如果都掌心向下,左右手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此时就没办法贴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手性 。在地球上的氨基酸,都只有左旋结构,但是陨石中的氨基酸则左旋和右旋结构都有[4] 。
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文章图片

氨基酸的手性 图片来源:wikipedia
第三个问题是,在形成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中,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有机物,这些陨石能不能为生命演化提供足够的有机物?而只有在类似早期地球的较大行星上才会存在稳定的水热环境,以供化学进化的持续进行 。
03外星生命存在吗?
2017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海岸上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化石,这些微生物是生活在当时地球的深海热泉附近的一些嗜热细菌[5],这个发现曾经发表在Nature上 。
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文章图片

早期地球上的微生物化石照片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它们生活的年代据估计是在37.7-42.2亿年前,这是什么概念呢?那时候的地球形成才3-8亿年左右,而且那时候的地球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残酷的时期:重轰炸时期 。在重轰炸时期,地球经常受到小行星的疯狂轰炸,据估计,因为受到小行星的密集轰炸,地球在这一阶段体积增长了10%左右 。
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文章图片

重轰炸时期的地球想象图 图片来源:NASA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迅速地出现在了地球上 。
而我们目前对于陨石上有机物的发现,虽然并没有能够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外,但是它却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宇宙空间中,有机物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形成各种有机物 。那么,我们进而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推测,只要存在如地球一样的宜居星球,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更激进一点说,外星生命必然存在 。
所以科学家们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首先会考虑宜居带的因素,在宜居带内,行星上的水能够以液态存在,这种液态水无疑能为化学进化提供稳定的环境,并为原始生命提供生存环境 。
天文航天|日本在小行星中发现氨基酸 这意味着发现外星生命吗?
文章图片

不同恒星的宜居带,大的热的恒星宜居带远且范围大,小的冷的恒星宜居带近且范围窄 图片来源:NASA
不过这些系外行星对我们目前的技术来讲过于遥远,与其花大力气在系外行星上寻找生命,不如现在太阳系内寻找地外生命 。在太阳系内,更有发现生命机会的地方在火星,它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外边缘,虽然现在已经干涸,但是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它其实在30亿年前一直都还有地表水的存在,现在也还有地下水和地下湖的存在,在南北两极甚至存在广袤的冰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