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到有多少文化?真实的慈禧是怎么样的( 二 )


第一,从书法与绘画的技能、技巧上分析 。在中国,书法、绘画都需要基本的技能技巧,故有“书画同源”之说 。既然慈禧太后的文字书法未达精谙之妙,其绘画不大可能有精湛造诣 。第二,从慈禧太后书画的数量上分析 。《清稗类钞》称她“喜作大字,用丈余库腊笺,书‘龙’‘虎’‘松’‘鹤’等字,岁多至数百幅” 。这么大数量的书法作品,已届老年且身体并不强健的慈禧太后恐怕难以独自完成 。第三,从慈禧太后的身高体形以及撰书绘画所需付出的体力体能上分析 。卡尔说她1903年“见太后方持其如椽之笔,濒濡其毫端于一大砚台中 。既见墨色已浓淡得中,遂振笔疾书,一挥而就 。全字长可四英尺,作‘福’‘寿’等字样,笔力绝劲,不作一毫巾帼气” 。但从清宫保留下来的老照片来看,慈禧太后并不算高,1.60米左右 。一位身材不高、年已68岁老人的体能,怎能支持她挥动如椽大笔,振笔疾书横宽“四英尺”的大字?第四,从慈禧太后绘画的形式及风格上分析 。徐珂记载她并不擅长用笔端正、力求形似的工笔画,其绘画风格为写意 。然而,目前我们看到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各种画作,却恰是用笔工整谨严、细腻逼真、线条流畅的工笔画,而不是纵笔挥洒、墨彩飞扬的写意画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绘画风格差异 。第五,早已有人指出慈禧太后的书画有捉刀代笔者 。徐珂指出,她于“万几之暇,辄画扇及立幅以赐大臣 。患不能给,乃觅代笔二人 。一为归安姚彦侍方伯之嫂,一为云南缪中书嘉玉之妹(即缪嘉蕙)” 。缪嘉蕙多次指出,慈禧太后曾亲选18名最优秀的画家,“他们惟一的职责就是为慈禧作画 。这些画师被分为三组,每组每月为她作画十天 。”太后“在这些画上盖上自己的名章,再请翰林院的翰林们附上几句相关的诗,每当宫里举行宴会时,她就把这些画赠送与人,好像这些画都是她自己画的” 。
上述史料充分证明,现在世间流传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印章的诸多绘画作品,以及“福”“寿”“龙”“虎”等大字立轴或对联等,是他人代笔、代书的捉刀伪作 。
既然慈禧太后的文化素养不高,其书法绘画水平亦处于初学者阶段,为什么前引各种著述却多有溢美之词呢?笔者认为,有些著述的作者是慈禧太后家族的后人或有较为特殊的接触,难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有些著述并非严肃的学术著作;有些著述的作者可能并未见过慈禧太后手书的真迹,看到的都是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代笔之作 。

慈禧到有多少文化?真实的慈禧是怎么样的

文章插图
笔者在此指出慈禧太后的文化学养并不太高,主要是希望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她 。慈禧太后与清廷的其他后妃相比,仍属文化学养与综合素质较高的佼佼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