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下夜雨诗词?下雨的夜晚感慨诗词( 二 )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
出自:唐·白居易《微雨夜行》 。
译文:秋天阴云密布,夜里稍稍感觉到了丝丝凉气 。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
5、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
出自:唐·白居易《夜雨》 。
译文: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
3.描写八月夜里下雨的诗句有哪些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陆游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4.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5.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1. 释义:
2.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
3.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
4.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
5. 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
6.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
2.鉴赏:
7.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 。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
8. 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 。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
10. 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 。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 。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 。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 。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 。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 。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
11.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 。“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 。“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 。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 。“归”,回家 。“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 。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 。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