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如果反雍正能成功吗 年羹尧为什么不向雍正认错( 二 )


意思是说,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平叛,不料康泰大失军心,士兵发生了哗变 。幸亏年羹尧及时出现,他收拢哗变的士兵,并且火速上奏康泰的情况,康熙“嘉其实心任事”,夸年羹尧是实心办事的之人,命年羹尧率军协助平叛 。事后,康熙认为年羹尧是难得的好巡抚,但巡抚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因此“特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 。”
在此之前,清代是没有四川总督这个职位的,康熙这是把四川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年羹尧一人,可见对年羹尧极其看重 。
年羹尧在四川经营了11年,屡次得到康熙的嘉奖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入京述职,得到康熙御赐弓箭一套,并且被升任川陕总督,从此成为主宰西北的关键人物 。
二、羹尧征西北,世宗深倚重
康熙晚年,诸子夺嫡,到了后期,十四阿哥胤禵风头正盛,康熙五十七年,策妄阿拉布坦进攻西藏,康熙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进驻青海,史载“羹尧言二地为入藏运粮要路” 。
也就是说,到了康熙六十年,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后,胤禵的军队补给全部由年羹尧的川、陕两省供应 。
当年,胤禵的军队在前方打了大胜仗,年羹尧虽然不在前线,但他对胤禵的支持,有目共睹 。
实际上,年羹尧并不是胤禵的人,他一直听命于雍亲王胤禛,因为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了年羹尧对胤禛的作用 。
康熙六十一年冬月,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四皇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 。《清史稿》记载:
世宗即位,召抚远大将军允禵还京师,命羹尧管理大将军印务 。
意思是说,雍正刚坐上宝座,立即下令召胤禵回京,而接替胤禵之人,正是年羹尧 。
胤禵和雍正虽然是一母同胞,但在夺嫡之争中兄弟俩是竞争对手 。因此,雍正是绝对不会把西北军队放在胤禵手中的 。而雍正把西北几十万军队交到年羹尧手上,足见对年羹尧的信任 。
接下来,雍正开启了“捧”年羹尧的时刻 。雍正元年,年羹尧被授予二等伯爵,加封太保 。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虽然退休在家,但仍被雍正追加尚书衔 。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下旨:
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 。
如此一来,年羹尧俨然成了雍正在西北的代理人 。当年十月,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发生叛乱,西部战火连绵,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前往青海平叛 。
当时,雍正登基不足一年,急需要一场大型的军事胜利来证明自己,而年羹尧又是雍正的嫡系,因此,雍正对年羹尧寄予厚望 。然而,这一仗并不好打,罗卜藏丹津准备充分,又占据地利优势,年羹尧与其对峙一年的时间,除了取得几场小型的胜利外,并没有形成碾压之势 。
受康熙朝弊政的影响,雍正登基之初,国库吃紧 。打仗就是打后勤,年羹尧盘踞西北,雍正需要源源不断地为年羹尧提供军需,压力很大 。
换句话说,年羹尧和敌军对峙的时间越久,雍正的压力就越大 。因此,当时朝中屡有大臣对年羹尧不满,催促年羹尧尽快结束战斗 。但雍正却多般维护年羹尧,认为前方之战事尽可能由年羹尧做主,因此,雍正不惜举全国之力来支持年羹尧打仗 。
根据史料记载,年羹尧打仗颇有章法,《清史稿》记载:
羹尧初至西宁,师未集,罗卜藏丹津诇知之,乃入寇,悉破傍城诸堡,移兵向城 。羹尧率左右数十人坐城楼不动,罗卜藏丹津稍引退 。
意思是说,年羹尧刚到达西宁时,军队尚未集结 。罗卜藏丹津主动出击,率军直捣西宁 。年羹尧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但他率领数十位亲信坐在城楼上,毫不慌张,竟然用“空城计”吓退敌军 。
而根据《郎潜纪闻》记载,年羹尧在青海和敌军决战的前一天,突然下令让士兵明天各带一块木板,一束枯草 。士兵们非常不解,但不敢违逆 。到了第二天,一片沼泽地挡住了大家的行军路线,年羹尧命将士们将枯草扔入沼泽,再铺上木板,顿时畅通,因而打了胜仗 。
军队取胜后的夜里,年羹尧夜里突然听到一阵西风,霎时又安静下来 。年羹尧立即命参将带着300飞骑前往西南密林中搜索,果然剿灭了一伙逃窜的敌军 。参将不解,年羹尧解释说:
“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 。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
意思是说,半夜突然一阵风起,霎时而绝,可能不是风,而是群鸟振翅造成的 。西南十里有一片丛林,半夜里鸟儿惊起,必然是有贼人潜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