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_vpn跨域方案比较总结( 三 )


对于城域网之间的跨域连接,也应根据城域网内PE的数量分别设计 。
(1)如果城域网没有采用RouteReflector方式建设,则其与CN2的跨域VPN连接可综合方案二、三,采用骨干网的RR与城域网的PE(ASBR)建立Multi-hopMP-eBGP邻居关系来实现VPN的跨域连通,如图5所示 。但是,这种方案中城域网PE同时兼任ASBR与RR,不利于以后的配置、维护和调试,所以不建议采用 。

MPLS_vpn跨域方案比较总结

文章插图
 
(2)如果城域网采用RouteReflector方式建设,则其与CN2的跨域VPN连接可直接采用方案三来实现,也就是RR间直接建立Multi-hopMP-eBGP连接 。但是,正如前面分析时所说,如果直接采用方案三,则VPN两端的PE之间必须维持一条LSP,也就是参与通信的PE、P路由器都必须为源PE分配一个标签 。这对于大型电信网络来说,无疑会增加维护的难度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因为不同域骨干路由器的IP地址信息最好相互隔离,除非是边界路由器 。
我们不妨结合方案二和方案三各自的优点,采用图6所示的网络结构 。
MPLS_vpn跨域方案比较总结

文章插图
 
该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l同一域内的PE路由器间不直接建立MP-iBGP邻居关系,而是各自与本域内的RR建立MP-iBGP邻居关系,适合于PE数量较多的城域网,能够保证将来的扩展性(以后每新增一台PE,只需对PE和本域内的RR进行重新配置即可) 。
l不同域ASBR间建立MP-eBGP邻居关系(相邻域ASBR间传送加VPN标签的IP数据包) 。
l边界路由器ASBR与本域内RR建立MP-iBGP邻居关系时,使用next-hop-self将VPN-IPv4路由信息的下一跳改为自己,再将其发送给RR,而后至本域内的其他PE 。这样,同一域内的路由器只为本域内PE路由器的/32主机地址分配标签即可,方便维护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
lMPLSVPN通信两端PE间的LSP由几段起终点分别位于各自治域内的LSP组成 。
l尽管同一域内所有PE都与RR建立MP-iBGP关系,但MPLSVPN数据不一定全部经过RR转发,因为RR在分发VPN-IPv4路由信息时并没有改变初始的下一跳地址 。
图6中描述了在本目标网络架构下典型的数据传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图中所有数据都通过RR,但实际中不一定是这样 。只要有一条LSP能够从出口PE到达入口PE就可以 。

【MPLS_vpn跨域方案比较总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