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贤妃徐惠 贤妃徐惠小说( 三 )


徐惠在深宫 , 虽无缘一睹长孙皇后的风采 , 但在宫女、侍从的口耳相传中 , 一定对她的故事耳熟能详 。她崇拜大唐天子的韬略 , 更追慕一代贤后的才思和德行 , 而且自召入君王侧以来 , 她接触到的嫔妃尽态极妍 , 但大多贞静柔顺 , 给宫中带来一派祥和气象 。年方韶华的徐才人 , 虽然远离了依恋的小家 , 却在巍峨的宫殿中 , 寻到了温暖的归处 。本就德才双馨的她 , 想必更加萌生出见贤思齐的向往 。她要学习先皇后的知书循礼 , 学习诸皇妃的温良恭谦 , 更努力学习天子怀抱天地、纵横四海的抱负和胸襟 。
入宫多年 , 徐惠一直坚持着闺阁中读书不倦的嗜好 , 或许她名动天下的《拟小山》让太宗惊叹于她的少年韶华 , 但这独向一隅、默默沟通古今的执卷姿态 , 才是他真正感动之处 。曾几何时 , 长孙氏也是这般温柔静默 , 在古人的智慧中升华自我 , 探究为人妻母之则、齐家治国之道 。后宫粉黛三千 , 但是像长孙皇后这样独秉才情又勤勉不懈的女子 , 恐怕唯徐惠一人 。
徐惠出身虽不是豪门大户 , 却也是诗文鼎盛之族 , 侍奉君上和攻读典籍的生活 , 让她深谙妃嫔的本分和职责 。汉武帝的宠妾李夫人曾言:「以色事人 , 色迟而爱衰 。」在容貌上一争高下她不屑为之 , 她是因才入宫的 , 今生作出锦绣文章 , 才能报答太宗厚爱 。而且古人有「三不朽」之论:「太上有立德 , 其次有立功 , 其次有立言」 。她作为深宫妇人 , 虽无法实现圣德传世与建功立业的不朽事业 , 但她同样怀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希望能做一个于家于国有用的人 。长孙皇后的《女则》珠玉在前 , 她不希冀超越前辈 , 只愿通过自己的文字能为太宗略尽绵薄 。
鸿篇横绝于大唐
唐太宗一生文治武功 , 堪称明君圣主中的佼佼者 。他在战场上打下江山 , 一手开创贞观之治 , 大唐三百年基业由此奠定 。太宗的功业 , 与他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美德是分不开的 。而在贞观末年 , 太宗从国家长远的安定出发 , 力排众议北征高丽 。与此同时 , 国中大兴土木 , 改建离宫 , 加之战事不利 , 出现了「不恤民力 , 劳师远征」的惨象 。贞观二十二年 , 太宗派薛万彻统领三万水兵出师 , 不久 , 玉华宫落成 。同年 , 太宗携亲眷、大臣一同驾临 , 作《玉台宫铭》 , 并在宫中设宴欢庆 , 广邀太子、群臣奉和 。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和乐气氛中 , 一位华服金钗的妙龄女子正默默注视这一切 。
同年四月 , 伴驾在旁的充容徐惠 , 鼓起男儿一般的勇气 , 写下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这是一篇史上罕见的女性政论文章 , 徐惠上疏被后人赞为「极谏」 。
这是一篇文质彬彬的议论文 , 集骈句之精美、解读之深刻、用心之良苦于一体 。徐惠先以「风雨调顺 , 年登岁稔」赞美天子登基以来的功绩 , 继而引用古人「虽休勿休」的观点 , 暗喻天子要善始善终 。接着 , 她从国家现状出发 , 指出太宗四处征伐的事实 , 提出第一个建议 。因为征战实属「图未获之他众 , 丧已成之我军」 , 所以天子应「矜弊恤乏 , 减行役之烦」 。她又根据平日书中的道理 , 提出「为政之本 , 贵在无为」、「有道之君 , 以逸逸人」的观点 , 劝谏天子不要大兴土木 , 让百姓休养生息 。最后 , 她再次强调「抑意裁心 , 慎终如始」 , 希望天子能够节俭克制 , 方能「鸿名与日月无穷 , 圣德与乾坤永大」 。
洋洋七百言 , 被史官镌刻于两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册中 , 让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女子 , 以隽永的文字和崇高的忧国情怀 , 被后人所景仰 。初期她也书写过感叹宫闱、戏谑天子的小儿女之作 , 但这次上疏 , 她走出了个人风花雪月的小天地 , 把深远的目光投向四野八荒正在受苦的百姓 , 握起如椽墨笔书写了一幅巨丽宏阔、名垂万世的名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