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人物志 韩信忠于刘邦吗( 二 )


一代文学宗师苏轼在《淮阴侯庙记》中描述了韩信少年时代不惜“辱身污节”以“蓄英雄之壮图”的境界:“应龙之所以为神者 , 以其善变化而能屈伸也 。夏则天飞 , 效其灵也;冬则泥蟠 , 避其害也……将军乃辱身污节 , 避世用晦 , 志在鹊起豹变 。食全楚之租 , 故受馈于漂母;抱霸王之略 , 蓄英雄之壮图 。志轻六合 , 气盖万夫 , 故忍耻胯下 。”
能坦然受辱的人分为两种 , 一种是意志消沉、苟且偷安之人 , 即所谓的“胆怯”者;另一种是志向远大、能屈能伸、忍辱负重之人 , 即真正的明智之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 , 必有过人之节 ,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 , 拔剑而起 , 挺身而斗 ,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大勇者 , 卒然临之而不惊 , 无故加之而不怒 ,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 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在《留侯论》中的这段话是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完美注释 。
人们认为韩信忍胯下之辱是伟人之举 , 淮阴人特地在当年的地方修了一座“胯下桥” , 藉以纪念韩信志存高远、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大度胸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