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统治阶级为何从汉初的崇尚黄老转变为独尊儒术 汉初为什么实行黄老思想
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 。“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
文章插图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 。“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有出身白徒(一般农民)、屠夫、丧事吹鼓手、小商贩、戍卒、小吏以及小地主等 。他们流品很杂,除娄敬外,均是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 。
他们在反秦起义及同楚霸王项羽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 。西汉建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 。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 。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较注意节俭 。
【西汉统治阶级为何从汉初的崇尚黄老转变为独尊儒术 汉初为什么实行黄老思想】这种作风,是汉初布衣政治的一个主要方面 。它保证了汉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是汉初治天下的一条成功经验 。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 。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将相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
来源
西汉政权建立后形成的由布衣出身的人致身将相的局面 。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劳动人民,也包括没有官爵的地主 。
西汉开国君臣,绝大多数出身布衣 。如:汉高祖刘邦是自耕农出身,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都是一般农民,樊哙为屠狗者,周勃为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为贩缯者,娄敬为戍卒,西汉萧何、曹参则出身于小吏 。
论阶级成分,或为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或为中小地主,大都属于社会下层 。除娄敬外,都是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 。他们在反秦起义中开始结合在一起 。后来,在同楚霸王项羽的斗争中,其阵容逐渐扩充和壮大起来 。
西汉建立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秦亡汉兴这场古代巨变的总结 。陈胜起义所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为布衣主宰天下作了主要的舆论准备 。他不仅提出了这个口号,而且在起义斗争中付诸实行 。
在灭秦以前,以陈胜为首的布衣王侯将相,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出现,无疑是以陈胜为首的农民起义换来的 。布衣将相之局的出现,也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 。由于“世侯世卿之局”被扫除,从而削弱了奴隶关系的残余形态,改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这是一个古代进步 。
布衣皇帝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持某种“布衣”作风 。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比较注意节俭 。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皇帝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 。汉武帝刘彻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君臣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
西汉初年为恢复封建经济稳定封建统治而实行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 。先秦诸子中的道家思想中含有许多政治、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所谓“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或“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种思想到战国末期发展成为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当时所谓黄帝之学,也属于道家的一个流派,它同道家的分别是,黄帝之学在道之中含有法的成分 。二者合在一起称为黄老 。黄老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恰好符合了汉初统治集团的需要 。
西汉初年接秦之弊,经济萧条,人口散亡,作业穷困,财政匮乏,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和发展 。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自汉高祖刘邦统一,历经孝惠、高后、文景,其间君臣多好黄老之术,治道贵清静宽舒 。因此,执行与民休息的“无为”的统治术,成为汉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 。
推荐阅读
- 汉惠帝刘盈生母 西汉惠帝刘盈
- 秦军灭六国为何打不过项羽 六国最后一次攻打秦国为什么会输
- 刘邦为什么只尊重张良 刘邦建立西汉晋封张良为何
- 吴三桂叛乱怎么失败的 吴三桂反清为何没有成功
- 西汉抵抗匈奴的名将 打败匈奴的汉朝名将
- 秦始皇为何宠信赵高 秦始皇为什么重用赵高?
- 刘邦的萧何怎么死的 汉代萧何的简介
- hr|打工人为何要逐渐“躺平”?招聘套路下,人事和劳务中介里应外合
- 项羽为何要烧掉阿房宫 项羽烧阿房宫是什么时候
- 馆陶公主为何是窦太主 馆陶公主和汉景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