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侯国的国姓 同姓诸侯国有哪些( 三 )


21、杞国周朝建立后,求先贤的后代进行分封,从诸城的牟娄寻到大禹的后代东娄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国.西周末年,由于邻国的侵逼,杞在河南无法立足,便举国东迁,回到国君的祖籍(今潍坊市),后来在昌乐,安丘等地建国,现在安丘黄旗堡镇西南有杞国古城遗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国被楚国攻灭 。
22、莱国莱国商代以前,莱国的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等县,东部直到黄县沿海地区.姜太公初封齐国,建都营丘(今昌乐县境内),离莱都较近,莱候曾多次率众争夺营丘.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强大,齐国打败莱国,占有今平度县以西的领士,莱公被迫迁都黄县,称东莱.战国时,东莱亦被齐国吞并 。
23、萧国伯益的很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春秋时灭于楚庄王 。
24、徐国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 。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周穆王时,已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 。当时徐国比较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游览在外时代周称天子 。穆王得此消息,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平叛,徐偃王弃国而走,躲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的山中 。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由此得名 。后周穆王降偃王儿子宗为子爵,仍封于徐(今江苏省泗洪市一带),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 。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 。
25、舒国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封国,号称“群舒” 。群舒国先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灭于楚国 。灭国后,群舒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氏,称舒氏 。
26、纪国纪国是商朝在东方的与国,都城在今寿光县纪台乡,周灭商,纪国又臣服于周.春秋初年,齐国强大起来,逐步向东进展,纪国成为重要障碍,经过长期战争,到公元前690年,纪便被齐国吞并 。
27、谭国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时,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向来不强盛,不久沦为齐国的附庸 。春秋初年,齐桓公出奔时曾经过这里,当时谭国君对齐桓公很不礼貌,齐桓公继位,谭国也没派遣使臣祝贺,齐桓公称霸诸侯后,借此故吞并了谭国 。
28、管国管国当作西周初期的一个主要封国之一,屡见史书 。西周早期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之后,封其三弟管叔姬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管城),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 。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 。后裔以管为氏,管叔鲜为管氏(姓)的开氏始祖 。
29、蔡国中国古代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 。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后裔,灭于楚国 。建都于蔡,辖地大致为现在的上蔡附近 。公元前447年,楚灭蔡 。
30、郧国郧国之都 。在今湖北安陆县境 。郧为嬴姓国,祝融的后裔 。周时居此 。春秋时期灭于楚 。
31、蒋国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 。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 。
32、芮国出自姬姓 。以国名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于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一说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有芮城),周成王时改做诸侯国,称芮伯 。在周王室任司徒 。春秋时,芮国被晋国所灭(公元前1046年到前641年) 。
33、沈国同样和姓名有关,沈姓源出嬴姓 。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 。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 。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 。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
34、曹国中国古代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伯爵,国君为姬姓 。周文王姬昌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後裔 。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现在的定陶附近 。公元前487年,宋国灭曹 。
35、霍国【春秋战国诸侯国的国姓 同姓诸侯国有哪些】周代姬姓霍国有两处,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 。另一霍国位于山西省霍县西南,是西周时期山西境内最北的姬姓封国,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改封霍叔后裔于此 。晋献公十六年冬(前565),晋太子申生灭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