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山里的农妇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昆铜乡农妇鲍胜英的变化让人感到文化的无穷魅力 。
竹叶龙是安吉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整条龙由12节花灯衔接而成,演出时有龙入阵、龙戏珠、龙缠竹、龙翻身等12个造型,整条龙可分可合,制作工艺精湛,表演场景壮观,极富艺术感染力 。
为弘扬龙舞艺术,上舍村建起了龙舞文化博物馆,组建了竹叶龙表演艺术团 。2009年7月9日,竹叶龙表演艺术团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农民艺术团应邀参加第三十七届法国和平艺术节,在法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表演 。在上海工作的法国人卡尔从家乡得知百叶龙的信息后慕名赶到昆铜,从此迷上了这门艺术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外国人在此学习表演,其中17个国家的外国友人成了常客,接待外国客人的鲍胜英因此自学了英语,现在英语会话已无障碍 。
陪同采访的昆铜乡党委书记陈志文幽默地说:这个小山村节假日就变成了联合国!
孝丰是孝子之乡,相传二十四孝里孟宗哭竹冬出笋、郭巨埋儿始变金的典故就源于此 。为弘扬孝文化,孝丰镇建起了孝文化博物馆、孝子公园,成立了孝子灯表演艺术团,今年又谱写了《孝之歌》 。
90多岁的陈守彬是溪龙乡溪龙村农民,自2009年被认定为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传承人,特别是白茶手工炒制技艺于2010年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后,他不仅享受津贴补助,还像明星般地参加白茶文化展示馆的活动,客人找他,来体验生活的作家找他,7月5日在溪龙茶园开机拍摄的电视剧《如意》导演找他,全国各地的茶商也找他 。
采访人员在溪龙乡白茶生态博物馆采访时遇到《如意》制片人虞怡,这位年轻的影视人说起文广新局和乡领导对文化的重视,赞叹不已 。《如意》剧情是两个茶叶世家的恩怨情仇,与茶乡溪龙吻合,因此这个拍摄点将永久保留 。为合建拍摄基地,溪龙乡政府把准备建办公楼的600多万元全投进来了 。
一个农民变成了一个白茶手工炒制技艺传承人,白茶手工炒制技艺变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一个白茶文化展示馆变成了一个景点,通过白茶文化展示馆又吸引作家写了一个剧本,一个剧本现在又拍摄成一部电视剧,随着电视剧的播放又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溪龙,白茶文化广为传播并树立起更响的品牌,带给茶农的又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乡党委书记沈卫江如绕口令一样的介绍让我们联想到鸡生蛋、蛋生鸡的裂变效应 。
信息资料中心展厅
题图为浙江安吉中国生态博物馆竹文化陈列馆 。
白天握锄,夜晚舞墨 农民吃上文化饭
忙碌了10多天,良朋镇迂迢村的张凌完成了上百把工艺扇的扇面画绘制 。虽然一脸疲惫,他心里还是乐开了花:照这样下去,今年可要忙坏了 。
艺术大师吴昌硕17岁因战乱曾到迂迢村石仓坞避难,吴昌硕便是石仓坞倒读的谐音 。当地村民在此立有重生洞、洗笔潭、昌硕磨炼园等碑石,以表对大师的景仰 。
受大师遗风熏陶,现在村民几乎人人学书画 。他们白天握锄,夜晚舞墨,一个1600多人的山村,出了210多位农民书画家,他们的书画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
村民陈宏贵与妻子杨秀芳在杭州自费进修美术时相识,书画为媒结为夫妻 。陈宏贵擅长人物工笔画,杨秀芳则侧重于油画和水粉画,夫妻俩较起劲来:比比谁的画最好销,谁的画卖得贵 。
这边夫妻比高低,那边兄弟打擂台 。张少儒与张凌是亲兄弟,哥哥张少儒掌握了国画创作技巧,两年前在上海开了书画店 。弟弟张凌去年专门到中国美院进修一年,现与人在杭州筹备开画廊,决心在画技上、经营上赛过哥哥 。
山川乡马家弄村威风锣鼓艺术团不仅在安吉甚至在浙江江苏安徽三地都名气不小,每逢节庆,该团总在必请之列 。谈及出场费,总指挥吴芬菲说:去年到江苏海安表演半小时是3.8万元,本县表演一次最低也得1万元 。4月12日,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慕名进村指名要看威风锣鼓表演,当109名农民身着金黄色服装头扎红巾,用40匹马锣、40面大叉和29面大鼓同击演出时,约翰霍金斯被威风激烈的鼓点和气势磅礴的场面所震惊,不解地问:你们真的是农民演员吗?创意大师决定:这是一个激发灵感的好地方,我要把工作室建在这里!
谭燕娇是章村镇郎村一个畲家妹,去年村里成立畲族文化表演艺术团后,她带着在外打工的七个畲妹回村,由于地处黄浦江源头龙王山景区,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她所在的艺术团生意兴隆 。我每月领1200元工资,奖金一般有5000元左右 。她说 。
推荐阅读
- 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即将登场
- 范增平大师在榕展开茶文化之行
- 茶文化,根植生活与人生的艺术
- 东城区,吴裕泰进社区推广茶文化
- 深圳茶叶消费前景持续看涨
- 台湾茶食文化节中秋三亚上演
- 茶海之心探路茶文化主题旅游
- 记中国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
- 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湖南黑茶寻源之旅
- 金秋茶文化盛宴在成都开启,优质川茶集结亮相茶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