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 五 )



36.满族(mn z)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 , 以辽宁省为最大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 , 仅次于壮族 。满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 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 。黑水漠河是满族的直系祖先 , 后来发展为女真 。1911年辛亥后 , 满族改称满人 。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初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节日期间 , 一般会举行“珍珠球”、跳马、骆驼跳马、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黄金节是满族欢庆的日子 。1989年10月 , 每年的12月3日被正式定为“金投赏节” 。

37.毛南族(mo nn z)毛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环江县的上、中、下山区 , 毛南族是灵溪的土著民族 。唐以前的傣族 , 宋、元、明三代的歌者都是他们的祖先 。据史料记载 , 毛南族被称为“毛坦”和“毛南族” 。1986年8月 , 经国务院批准 , 更名为今日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须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唱活动 。毛南族最大的民间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龙分节 。农历五月的庙会 , 清明节的“赶祖会” , 元宵节的“飞鸟”也是他们特有的纪念活动 。

38.仫佬族(m lo z)仫佬族 , 在他们的母语中 , “仫佬族”一词的意思是“母亲” 。他们主要居住在广西罗城等县 。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 , 但没有书面语言 。大多数人说汉语和壮语 , 使用汉语 。仫佬族过去信仰很多神 , 有很多节日 。除了十月和十一月 , 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每三年一次的“一帆节” , 又称“快乐后” , 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 。“赖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履行对祖先的一个承诺 , 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

39.普米族(p m z)普米族的起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的羌族支系 , “普米族”意为白色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 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在过去 , 普族崇拜许多神 , 崇拜他们的祖先 , 大多数节日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如过年(春节)、清明节、长夏、端午节、火把节、新口味节等节日 。过去普米族民间每三年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小型天地祭祀 , 由全民族或全村共同举行 。

40.羌族羌族现在主要生活在四川西部的毛文 。羌族自称“尔玛依娜” , 意为“当地人”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人甲书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 他们主要生活在西北和中原地区 。羌族聚居的山区有世界罕见的熊猫、飞狐、金丝猴 。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的节日 。大年初一的酒席也叫“丰收酒” 。大年初一 , 全村人都去“神林”还愿 , 烧香祭祖 , 祭神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祀、聚会、招待客人或换工作时 , 除了丰盛的饭菜 , 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

41.撒拉族撒拉族主要生活在青海省循化地区 , 该地区位于黄河沿岸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 , 但没有书面语言 , 通用汉语 。撒拉族男人靠在山上伐木和在河上漂流谋生 。此外 , 养蜂是撒拉族最喜欢的副业 , 园艺是他们的专长 。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和宰牲节 。最大的传统节日是宰牲节 。每当节日来临 , 撒拉族人都会招待客人 , 煮手抓羊肉、炖鸡、做糖包、油信息资源网煎饼、煎饺 , 还会做“比利买海”(用油搅拌面团)、“慕思日”(一种用油和熟面条做成的包子)和各种卤菜 。

42.畲族(sh z)畲族自称“山哈” , 意思是住在山里的顾客 。据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 。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 多与汉族杂居 。1984年6月30日 ,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 。畲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和祖先崇拜 。二、七、八月十五日是祭祖日 , 她信鬼神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 , 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 , 也称为“吴梵节” 。畲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 , 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吃什么的传统习惯 。

43.水族(shu z)水族自称“海水” , 意为水人 。早在秦汉以前 , 就有许多部落居住在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据考证 , 水族是由其中一个叫珞玥的部落发展而来的 。清代人们称之为“水甲苗”、“水甲” , 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 。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是端节(借端节)和毛杰(过毛杰) 。端节是水族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端节是水族最大的节日 ,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第一个节日是每年农历八月底到十月初 , 一年中的每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