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 二 )


天鼎穴别名天鼎 。天,头面、皮部也 。鼎,炉鼎也 。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 。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 。(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
天顶、天盖 。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 。顶,支撑也 。盖,外盖也 。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 。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
天项 。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 。项,指穴所处的部位 。天项名意指本穴的阳热之气从项部上行天部 。
天顶穴:《针灸资生经》,天盖,天项 。
天顶穴出处《针灸甲乙经》:天鼎,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 。
天鼎穴名解天即天空,指上而言,鼎为古代炊器,颈部以上形似鼎,穴在颈部,相当于鼎足之处,故名天鼎 。
天,有巅义,至高无上 。鼎,三足两耳,是古代宝器和烹调炊具,其形上有两耳,下有三足 。人之颈后正中大椎处有一突起,形似一足 。人腰以上为天,头颈之位高,在颈项之穴,每以天名之 。该穴处两面各有颈肌突显,形成三足之势 。头圆在上像天,因而名之,并喻为吸入天气的贵重门户 。鼎乃宗庙重器,虽处尊贵之位,而无显赫之功,常在封闭,故本穴又名“天盖” 。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暴喑气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饮不下,天鼎主之 。
《针灸大成》:主暴喑气梗,喉痹嗌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
《备急千金要方》:天鼎、气舍、膈俞,主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 。
《百症赋》:天鼎间使,失音嗫嚅而休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