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 , 掺进所需色料 , 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 , 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 。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 , 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 , 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 , 更加鲜丽夺目 , 逗人喜爱 。
【玻璃茶具】
玻璃 , 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 , 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 , 能给人以色泽鲜艳 , 光彩照人之感 。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 , 但直到唐代 ,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 , 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 , 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 。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 , 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
唐代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 , 说它是有色同寒冰 , 无物隔纤尘 。象筵看不见 , 堪将对玉人 。难怪唐代在供奉法门寺塔佛骨舍利时 , 也将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 。在现代 , 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 。玻璃质地透明 , 光泽夺目 , 外形可塑性大 , 形态各异 , 用途广泛 。玻璃杯泡茶 , 茶汤的鲜艳色泽 , 茶叶的细嫩柔软 , 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 , 叶片的逐渐舒展等 , 可以一览无余 , 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 , 茶具晶莹剔透 , 杯中轻雾缥缈 , 澄清碧绿 , 芽叶朵朵 , 亭亭玉立 , 观之赏心悦目 , 别有风趣 , 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 ,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 , 比陶瓷烫手 。
【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 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纪前的1500年间 , 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本世80年代中期 , 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 , 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但从宋代开始 , 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 。
特别是从明代开始 , 随着茶类的创新 , 饮茶方法的改变 , 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 , 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 , 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 , 用它们来煮水泡茶 , 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 , 以致很少有人使用 。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 , 如锡瓶、锡罐等 , 却屡见不鲜 。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 , 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 , 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因此 , 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 , 至今仍流行于世 。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 , 盖为筒状 , 比较密封 , 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 。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 , 金沙泉 , 便以银瓶盛水 , 直送长安 , 主要因其不易破碎 , 但单造价较昂贵 , 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 , 图案清新 , 轻便耐腐蚀而著称 。它起源于古代埃及 , 以后传入欧洲 。明代景泰年间 , 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 。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 , 是本世纪初的事 , 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 , 洁白、细腻、光亮 , 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 , 且层次清晰 , 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 , 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 , 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 , 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 , 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 。但搪瓷茶具传热快 , 易烫手 , 放在茶几上 , 会烫坏桌面 , 加之身价较低 , 所以 , 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 , 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 , 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 , 但属粗放饮茶 。当时的饮茶器具 , 除陶瓷器外 , 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 , 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 。这种茶具 , 来源广 , 制作方便 , 对茶无污染 , 对人体又无害 , 因此 , 自古至今 , 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
推荐阅读
- 茶器选择之原则
- 周公解梦大全梦见死人和活人 梦见死人和活着一样
- 羊脂玉出自中国哪里 什么样的玉称为羊脂玉
- 中国茶器10类常见图纹
- 茶器的选择之原则
- 历代茶器之美 百年光阴亦眷恋茶香
- 如何选择泡茶器具
- 如何查询自己办了多少张手机卡 中国信通院官网一证通查在哪儿
- 别用错误的方法保养茶器啦
- 中国茶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