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的用途与前景 铟的用途( 二 )


目前世界上精铟生产的主要萃取技术和主流萃取技术是萃取-电解 。其原理工艺流程为:含铟原料→富集→化学溶解→提纯→萃取→反萃取→锌(铝)置换→海绵铟→电解精炼→精铟 。
精铟生产流程图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5.中国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1.小金属产量进入历史高峰 。
中国是有色金属的生产大国 。小金属作为副产品的生产必然进入产量的历史峰值,库存也将逼近历史峰值 。这是我国铟产业发展阶段的产物,我们必须正视 。目前,我国铟的产量已接近峰值,但其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库存消化有一定潜力,但需要时间 。这些都是宝贵的战略资源,但在现阶段制约了中国国内产业的良性发展 。
2.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消费水平不足以支撑国内生产 。
我国铟产业起步较晚,受政策、技术、环保等因素制约 。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业初级产品生产国,中国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下游加工技术仍有差距,尤其是大尺寸高端I-ton O靶材和尖端半导体领域,仍牢牢掌握在日韩手中 。目前,90%的高端I-ton O目标市场被日本新日铁矿山、三井物产、韩国三星和LG控制,60%的高端半导体市场份额掌握在日本住友手中 。
虽然近年来我国下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仍与国内产量不匹配,消费不足以支撑国内生产 。导致中国长期无法获得国际定价的话语权,这种大而弱的情况在中国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 。
3.本质是出口依赖型产业,是净出口导向型产业 。
与一些有色金属一样,中国的铟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世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角色 。虽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很大,但始终集中在产业链的前端 。由于目前的产业结构,生产和销售在中国无法循环使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铟依赖出口,这也使得我们的铟企业长期受制于人 。
4.由于国内供求关系,市场在中短期内陷入困境 。
目前,由于国内产业结构失衡,中国国内下游消费企业无法消化目前国内的产量 。铟依赖出口,铟的价格长期受到国外下游企业的制约 。目前昆明的总库存几乎相当于全球两年的铟消费总量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如此庞大的库存一旦流入市场,很可能会对我国铟企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价格可能会跌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
不及物动词中国铟产业发展建议分析
1.国家采购和储存
目前国储的方式是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库存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
一方面,目前铟的价格已经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被压缩到几乎没有空,国内很多企业退出市场 。考虑到收储成本和国有资产增值,现在国家收储条件具备 。
另一方面,中国的铟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下游产业,还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 。未来随着中国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国内铟消费量将逐年增加 。国家储备可以更好地保护战略资源,为中国日益发展的铟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的资源保障 。同时,避免资源廉价外流,防止对中国长期资源供求的潜在威胁 。
2.大力发展相关应用产业 。
从产业角度来说,解决历史库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优化产业结构 。这可能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下游应用产业,鼓励下游企业向上游初级原料延伸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重组、收购、兼并等方式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
3.充分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
大型国企结合自身在相关行业的优势进行商业收储,或者储备原材料 。实现相关产业和原材料的结合 。另外,从商品保值增值的角度也是可行的 。
4.充分发挥社会资本 。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成立股份制投资公司实现商业化运作,在产权清晰、依法合规的条件下,利用社会资本盘活存量 。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于大中华区产业经济信息与研究 。目前,其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传统和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 。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养老健康、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 。,还深入研究了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
【铟的用途与前景 铟的用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