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是什么意思 知耻者近乎勇( 二 )


所以 , 早在几千年前 , 老子就在《道德经》中阐述了法、儒、道三个层次的最佳管理模式:法家他律为基层 , 恶以制恶以欺 , 儒家自律为中层 , 扬善止恶以圣道 , 道家为顶层 , 倚天灭恶以王 。一个人一旦自私、任性、狂妄 , 到了法家的条条框框都管不了 , 再加上儒家的勇武也管不了的地步 , 就只能用道家来帮助那些不义的人 , 多行不义必自毙 , 顺势而为 , 对自然的终极规律做出判断 , 也就是我们普通人通常所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 。
老子大概在《道德经》里把政治分为两种类型五个层次 。两种类型是无为和有为 。无为的类型有道、德;有前途的类型有仁、义、礼 。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 , 其中德(德仅指德 , 非德)和仁是这五个层次中的最高标准 。“丧德而后德”就是丧德而后德 , 和仁者差不多 。“失德而后仁”就是仁而不为 。仁属于有为的范畴 , 而“失仁而后义”和“失义而后礼”是指有为范围内显示的不同层次 。在德、仁、义、礼的层面上 , 只有道德是能够达到“道德统一”的客观行为 , 其他都是主观行为 。在老子看来 , 人的精神品质可以分为很多等级 , 比如道、德、仁、义、礼 。在众多等级中 , 道的等级最高 , 德、仁、义、礼次之 。“故我失德 , 失德而后仁 , 失仁而后义 , 失义而后礼” , 换句话说 , 我们可以从礼中学习 , 从善中学习 , 从善中学习 , 从善中不丧失德 , 从德中不丧失德 , 从德中学习 。通俗地说 , 就是可以逐步进入中级儒学 , 并向中级儒学学习 , 再逐步进入高级道家 。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在婴儿阶段 , 只能教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礼仪规范 , 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中青年阶段的人生阅历逐渐丰富时 , 就要加强自律的道德修养 , 从而达到“穷则独善其身 , 成则兼济天下”的修养 。只有法家和儒家的条件完备了 , 你才有机会进入道家“为所欲为”的自性境界 , 公司管理也是如此 。俗话说“基础不牢 , 地动山摇 。“如果一个公司连最基本的规则和程序都没有 , 或者形同虚设 , 就会开始盲目追求或者标榜德治和人性化管理 。结果就像浪费时间一样 。无源之水无根 , 不长久 , 不可持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