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黄梅戏五朵金花的不同人生轨迹:马兰嫁余秋雨,袁玫成制片人( 二 )


除此之外 , 她还出演过话剧和音乐剧 。
马兰主演了电视剧《严凤英》 , 获得了飞天奖与金鹰奖两个视后;而吴琼主演了黄梅戏舞台剧《严凤英》 , 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
1985年 , 电视剧《严凤英》剧组曾找过吴琼 , 希望她演绎严凤英的舞台形象并配唱所有曲目 , 包括主题曲;而其他生活中的“严凤英” , 由马兰主演 。
吴琼觉得既然你们认可我的舞台形象及唱功 , 为什么不相信我能演好整个角色呢?于是拒绝了 。
多年后 , 她有些后悔当年的自负 。
不过 , 能够主演黄梅戏舞台剧《严凤英》 , 也算圆了梦想 。

3、吴亚玲吴亚玲 , 1961年出生于安徽芜湖 , 1975年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班学习 。
她的老公蒋建国 , 1962年出生于安徽亳州 , 是安徽艺校的同学 , 也在同一年来到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两人于1985年结婚 。
五朵金花中的其他四人都相继离开了剧院 , 只有她还在一直坚守 。

不过 , 剧院的“头牌”马兰在2000年逐渐淡出了舞台 , 据说就与她和蒋建国夫妇有关 。
2006年 , 有记者问余秋雨:“自从马兰嫁给你后 , 观众就很少看到她演黄梅戏 , 是不是你把她‘雪藏’了?”
余秋雨予以否认:“不!我一直都支持马兰演黄梅戏!”
对于爱妻的现状 , 余秋雨不满地说:


“马兰一直没有中断自己的艺术理想 , 但是她原来的工作环境当中出现了一些对她很不公平的因素 , 于是 , 让一个最优秀的演员突然发觉没戏好演了 。 虽然她还想留在那里 , 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好多人认为她是和我结婚后才离开黄梅戏舞台的 , 这完全是个大误会 , 其实我曾不断地鼓励她继续演出 。 ”
后来媒体挖出马兰与吴亚玲夫妇之间的矛盾 , 称是被他们排挤走的 。

4、袁玫袁玫 , 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
1983年 , 《红楼梦》剧组来剧团选人 , 挑中了袁玫 。
她当时想演“王熙凤” , 但以不到20岁的年龄去演绎贾府“大总管”显得有些稚嫩 , 剧组把她列为“薛宝钗”的候选人 。
之后又换了几个角色 , 直到开机前才确认为“袭人” 。
拍完戏后 , 袁玫想留在北京 , 剧组只申请到两个名额 , 给了张莉和东方闻樱 。
陈晓旭和邓婕也没拿到北京户口 , 但还是留下来当了北漂 。
袁玫南下来到广州 , 成为广东电视台剧团演员 , 参演了《公关小姐》、《情满珠江》等电视剧 。
虽然当时广州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中心 , 本地电视台有很多大制作电视剧拍摄 , 但男女一号都会去北京找大牌演员 , 例如《公关小姐》中的萨仁高娃、《情满珠江》中的巍子 。
过了几年 , 许多演员与歌手北上发展 , 本地电视台只能制作《外来媳妇本地郎》这些的本土气息较重的小成本电视剧 。
袁玫从1998年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戏拍 , 有了危机感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她参加了一场留学生交流会 。 会上 , 留学生们交流的艰苦奋斗的经历给了她很多的震撼 , 产生了筹拍一部留学生创业题材电视剧的想法 。
拍电视剧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 , 当时有一家留学生创办的企业赞助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 。 袁玫卖掉了自己的车 , 又换来了十几万 。
她利用这二十几万请了编剧写剧本 , 从2002年—2004年写了好几稿 , 钱差不多都花完了 。
袁玫一度想抵押自己的房子筹集资金 , 好在这时剧本终于通过了立项 , 有人愿意投资了 。
2004年 , 这部《故乡的云》终于开机了 , 袁玫当起了制片人 , 请来了石凉、苏瑾、小宋佳、寇振海等明星 。
作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 , 袁玫真正的黄梅戏生涯只有三四年;之后就离开了这一行 , 主要原因还是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
她认为人生中有两件事最为遗憾:一是当初没有坚持留在北京;二是作为没有如愿出演过影视剧的女一号 。
新版《红楼梦》筹拍时 , 袁玫也参与其中 , 担任了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广州赛区的负责人 。

5、杨俊杨俊 , 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
她曾在86版《西游记》中客串了一个村姑的角色 , 就是被白骨精打死的那个 。
虽说有五朵金花 , 但黄梅戏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很难一下子捧红这么多明星 , 资源大多集中到头部一两个人身上 。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 在80年代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安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