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对错观”,很多人不敢直视,难怪陷入思维困境

|职场中的“对错观”,很多人不敢直视,难怪陷入思维困境

文章图片

|职场中的“对错观”,很多人不敢直视,难怪陷入思维困境

文章图片

|职场中的“对错观”,很多人不敢直视,难怪陷入思维困境

记得曾经看过一档节目 ,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说他的心路历程时 , 提到:原来以为这个世界是非对即错 , 非黑即白 , 后来才明白 , 实际上是无黑无白 , 无对无错 。
结合当时在心境 , 感觉这句话很有道理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逐渐发现是自己的“对错观”出现了问题 。


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很好:“这个世界上 , 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 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 ”
由刘润老师所著的《底层逻辑》 , 在开篇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职场诡谲 , 复杂多变 , 如果能够将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搞清楚 , 那对事情的判断 , 就会站在另一个高度 。

职场中经常遇到状况【|职场中的“对错观”,很多人不敢直视,难怪陷入思维困境】A为了获得业绩 , 引导B获取了C的资料 。 结果C知道了这个事情 , B被严重警告 , 并调离了岗位 。 请问这里谁的错?这里有三种“对错观” , 也许能让你打开新的思路 。
1.从法学家的角度看问题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A的问题 , 因为A目标就是获取C的客户资料 , 只是诱导了B去做 , 为了获取利益不择手段 , 导致C损失了客户 。
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 , 这种事情能避免吗?当然可以 , 因为A动机 , 导致C的损失 , B只是那个被诱导的人而已 , 所以只要严厉的处罚A , 这种事情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减少 。
可惜职场是一个讲结果的地方 , A拿下的订单如果足够大的话 , 同样利益的驱使下 , 领导的考虑就发生偏移 , 现实中很可能的结果是对A批评教育 , 但这类事情 , 只有利益足够 , 事情还是无法杜绝 。

2.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问题
经济学家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去考虑 , 那么就是C的问题 。 这时肯定有人会说 , 自己的资料被别人窃取 , 还是C的问题 , 他也太冤枉了吧 。
那么换个角度考虑 , 如果C能够保管好自己的资料 , 是不是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这类的事情发生呢?如果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资料管理不当的话 , 那么无形中管理成本就会增大 。
所以说 , 从“社会总成本”这个角度去看 , C存在的问题更大 。
3.从商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商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 , 那么很显然是B的问题 , 因为B没有进行判断 , 就被A引导着拿了C的资料 , 结果最终B被严重警告调离岗位 , 甚至丢掉了人品 。
B在这个过程中 , 受到损失最大 , 难道问题不该是他的吗?为什么会被引导 , 是利益还是其他呢?如果B不去获取C的资料 , 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 。
就像我们经常能遇到过马路不看车的人 , 虽然说车让人没错 , 但突发情况还是难免 , 一辆车疾驰而来 , 大家都在躲闪 , 而一个人站在那里 , 说道:“你们都躲什么?车撞了人 , 他要负责任 。 ”结果车把他撞了 , 司机负责任了 , 但是被撞者损失最大 。

4.“对错观”的底层逻辑
三种角度看到的问题 , 都能够自圆其说 , 但真正的底层逻辑 , 就是谁的损失大 , 主要问题就是谁的 , 看似不近人情 , 但现实中就是这样 。
A收获了业绩 , 虽然丢掉了人品 , 但现实中不会因为A做出了成绩 , 而推翻重来 。 当然从长远看 , A丢掉人品 , 很可能在未来合作中别人对他都有提防 。
B被调离岗位 , 丢掉了人品 , 同时毫无所得 , 损失最大 , 哪怕就是没有调离岗位 , 这种智商 , 情商都不在线的人 , 长远损失也会更多 。
C丢掉了客户 , 损失了业绩 , 同时也让他在未来提高警惕 , 防止资料再次被窃取 , 眼下损失的是客户 , 长远获得的则是自己资料安全 。 这算是一个经验教训 , 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 。
总之 , “对错观”的底层逻辑就是:谁的损失大 , 错误就是谁的 。
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会觉得 , 那就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 那自己不是错误的一方呢?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可以 , 但却忽略了人性的自私 。

人性自私 , 需要道德与法律约束成年人的世界中 , 大家都已经看清了人性自私的基因 , 正因为这样 , 才需要道德与法律进行约束 , 才能树立正确地“对错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