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电影《跨过鸭绿江》,究竟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马伊琍|电影《跨过鸭绿江》,究竟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图片

马伊琍|电影《跨过鸭绿江》,究竟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图片

马伊琍|电影《跨过鸭绿江》,究竟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图片


今天 , 笔者怀着无比复杂和沉重的心情 , 观看了电影《跨过鸭绿江》 , 其间 , 数次哽咽 。 重要的是 , 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 更是一段历史 , 所以 , 尤其值得回味 。 对于笔者而言 , 这部电影至少讲了三个故事 。
第一个故事 , 是关于自立自强的 。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 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 。 好不容易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当家做了主人 , 但美帝国主义却不乐意 , 非要把炮弹往中国家门口扔 , 甚至往中国家里扔 , 是可忍孰不可忍?毋庸置疑 ,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 , 钢铁产量不足美国的百分之一 , 国内生产总值也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 但这些统统不是理由 。

【马伊琍|电影《跨过鸭绿江》,究竟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影片的开头 , 由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 , 就讲道 , “卧榻之侧 , 岂容他人酣睡?耳边天天有美国佬的鼾声 , 能睡得安心吗?”在影片的结尾 , 则用到了“中国人不惹事 , 也不怕事 , 如果惹翻了中国人 , 是不好办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家门口架起一门大炮 , 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历史 , 一去不复返了” 。 无疑 , 影片在讲述一个自立自强的故事 , 也在告诉当今的中国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 那就是:谁也休想欺负中国 , 过去不行 , 现在更不行 。

第二个故事 , 是关于家国情怀的 。
在影片的开头 , 有一个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的争议 , 那就是朝鲜只有500万人口 , 中国则有5亿人口 , 为了这500万人口冒险值得吗?对于这个问题 , 就要看具体的视角了 。 当时的中朝关系非常亲密 , 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不说 , 朝鲜也曾在解放战争期间 , 给我们帮过大忙 。 因此 , 中国帮助朝鲜可以说是责无旁贷 , 朝鲜就是中国的小兄弟 。 事实上 , 中国在出兵朝鲜的时候 , 打出的口号也是“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 。 在当时的情形下 , 保卫朝鲜和保卫中国 , 没有太大的区别 ,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 , 中国遭受侵略 ,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朝鲜首先被侵略了 。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 ,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那就是不怕牺牲 。 冰雪 , 战胜不了他们;烈火 , 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 他们之所以如此强大 ,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信念 , 那就是新中国这个美好的家园 , 再也不容许任何人破坏了 , 否则 , 是要和它拼命的 。 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的不怕流血牺牲 , 才为中国后来的发展赢得了足够多的时间 , 足够大的空间 , 不然 , 发展成果随时都有可能被窃取 , 新中国也不会实现如此迅速的崛起 。 无疑 , 每一个当下的中国人 , 都应该感谢这些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 。

第三个故事 , 是关于民族自信的 。
1950年 , 中美之间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 , 差距非常大 , 大得无法想象 , 但即便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 中国依然敢于亮剑 , 而且打得很不错 , 把当时号称世界最强大的美国 , 从鸭绿江边打回了三八线 。 而且影片中 , 有一个细节 , 也凸显了中国日益增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 那就是180师 。 众所周知 , 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个败笔 , 一个伤疤 , 提起来就会痛 。 但令人欣慰的是 , 影片提到了 , 虽然没有过多涉及 , 过细深入 , 但这同样是难能可贵的 , 说明我们不仅会欣赏胜利 , 也会反思失败 。

现在 , 中美关系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低谷 , 遭遇到了很多困难 。 在这种情况下 , 一些人就会变得信心不足 , 认为美国依然是不可战胜的 ,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 。 中国无意和任何一个国家竞争对抗 , 但如果有谁咄咄逼人 , 欺人太甚 , 那是不可接受的 。 而且 , 中国还必须要实现一个历史性的任务 , 那就是收复宝岛 , 完成国家统一 。 在这个问题上 , 中国有信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 革命前辈那么难 , 都扛过来了 , 用彭老总的信来形容 , 就是“饥无食 , 寒无衣” , 啃冻土豆、穿薄棉衣 , 还要天天被敌机轰炸 , 那么 , 还有比这还难的境况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