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孚岛|9.1飙到9.5分,这才是真神剧!( 二 )


更可悲的是 , 孩子们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 愁眉不展 。
一家人貌合神离 , 人心涣散 。
她开始质疑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 。

最后的救命稻草 , 就是全家人在伦敦居住的房子 。
母亲一咬牙 , 决定卖房还债 。
她准备拿着最后剩下的一点钱 , 移居物价低廉的希腊科孚岛 。
离开大城市 , 和孩子们开启崭新的生活 。
但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科孚岛非但没有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 , 还落后艰苦宛如中世纪 。
这里尚未通电 , 夜里照明只能点蜡烛 。
全岛只有一辆私人小汽车 , 交通工具除了双腿 , 就是驴 。
大城市的热闹和便利 , 在这里无处可寻 。

这还没完 。
由于资金有限 , 大家梦想入住的海景房 , 最终降级成一栋年久失修的海边老宅 。
墙体爬满裂缝 , 护栏一碰就掉 。
家具残缺老旧 , 甚至连张床板都没有 。
一家人只能窝在藤椅上睡觉 , 累得腰酸背痛 。

天花板也曾多次坍塌 。
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

但越是逆境 , 越能展现母爱的伟大 。
母亲虽然背负着全部压力 , 却很少抱怨 。
她总是给予孩子们最大程度的耐心、理解和尊重 。
天花板掉渣 。
她就撑着伞给小儿子传授课本知识 。

女儿被人骂「傻瓜」 。
她立马献上一个大大的拥抱 。
二儿子交友不慎 , 被人诬告 。
她坚信他的清白 , 最后果然证明无罪 。

大儿子闷在房间里写稿 。
她没有骂他废物 , 反而认可他的才华 。

没钱买吃的 , 她就先自己挖野菜 。
实在不够吃了 , 才发动孩子们去搜集食物 。
在她的努力下 , 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回归正轨 , 向好的方向发展 。
科孚岛就像一个巨大的礼盒 。
虽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 但4个孩子都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
小儿子收获了热爱 。
他喜欢研究动物 , 而这里有无穷无尽的研究样本 。
他还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生物学家 , 教会了他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
最后在家里办起了小型动物园 。

大儿子收获了梦想 。
他埋头苦读 , 笔耕不辍 , 不久后处女作完成 , 并得以在报纸上发表 。
不算多的稿费 , 却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
这让他感觉很自豪 , 决心当一个职业作家 。

二儿子收获了爱情 。
邻家女孩有美丽的面孔和名字 。
为了与她交流 , 他每天自学希腊文 。
性格变得越来越温柔、踏实 , 不再惹是生非 。

女儿收获了智慧 。
她找到了一份陪聊的工作 。
公爵夫人的豪宅和衣橱不仅能满足她的虚荣心 。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 , 她也学会了不少有用的知识 。
母亲则在这里收获了自信 。
以前她总因为寡妇的身份被人看轻 , 眼神中不时流露出局促不安的神态 。
但在这座热情洋溢的小岛上 , 没有人在意她的过去 。
相反 , 她的坚强和乐观 , 使她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
变得愈发美丽动人 。

虽然德雷尔一家在岛上过得有滋有味 。
但在伦敦老家的亲戚们眼中 , 他们无疑是异类 。
为了检阅德雷尔一家的新生活 , 亲戚们远道而来 。
一下船便面露鄙夷之色 , 有如来到了一片「蛮荒之地」 。
才呆了几个小时 , 姑妈便提出让女主一家回国 。
承诺可以资助孩子们念完大学 , 并且帮他们找到工作 , 同时在死后将一部分遗产分给她们 。
这优渥的条件 , 让母亲产生了动摇 。
孩子们也面面相觑 , 不知如何是好 。

确实 。
与科孚岛相比 , 伦敦的优越是显而易见的 。
满地都是小汽车 , 夜里灯火通明 , 百货商场里应有尽有 。

但是转念一想 , 大城市真的意味着更好的生活吗?
对德雷尔一家而言 ,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
大儿子成了职业作家 , 有了稳定收入 。
女儿也找到了兼职 , 可以补贴家用 。
房屋早已修缮完成 。
大家的餐桌也变得越来越丰盛 , 就餐地点甚至移到了海里 。
这可是终生难得一遇的经历 。

母亲曾经说过:
「我们不需要施舍 , 我们是一个有本事又独立的家庭 。 」
这也是她远渡重洋的原因 。
不想向外界袒露自己的脆弱 。

一旦回到伦敦老家 , 就意味着他们会沦为寄生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