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梁实秋的鞋带松开了,妻子弯下身给他系鞋带,不料从此天人永隔( 二 )

1927年 , 梁实秋终于准备好了和婚礼有关的一切事宜 , 他像个孩子一样对程季淑说:“婚礼已经准备好 , 只欠一个新娘 。 ”

或许是因为梁实秋的心中太激动 , 他在婚礼上的时候 , 一不小心就把婚戒甩丢了 , 程季淑像个大姐姐一样安慰他说:“没关系 , 我们不需要这个 。 ”缓解了梁实秋的尴尬 , 也足以见证二人感情的真挚 。
程季淑毕业于京师高校 ,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岁月中 , 已经算得上难得 , 她在梁实秋出国的三年里 , 还学会了画画 , 并且有着相当不错的天赋 。 可是她结婚之后 , 选择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 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相夫教子之上 。
结婚后不久 , 他们就因为局势的变化 , 被迫从南京搬到上海 , 虽然婚后的日子颠沛流离 , 但是好在梁实秋的身边一直有程季淑 , 只要两个人在的地方 , 就是他们的家 。
梁实秋除了有很好的文学天赋 , 还希望在翻译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 程季淑十分鼓励自己的丈夫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 翻译的工作枯燥又乏味 , 而且在当时的时代 , 即使把整本书翻译下来 , 也不会获得太多的回报 。
但是程季淑并不执着于眼前的功利 , 她默默地陪伴在梁实秋身边 , 希望丈夫能实现心中所想 。 事后梁实秋曾说:“若不是季淑的决断与支持 , 我是不敢轻易接受这一份工作 。 ”

美满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 1937年 , 局势骤然变化 , 因为一系列革命运动 , 梁实秋不幸成为日本人的“黑名单” , 如果不赶快逃离 , 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 梁实秋匆忙离开妻子 , 而程季淑自愿担起了照顾家中老小 , 和承担所有家务事的责任 。
这一分离就是六年 , 程季淑从来没有责怪过梁实秋无法在这六年中尽到丈夫的责任 , 相反她尽心尽力地保护梁实秋的家人 , 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
1944年 , 程季淑历经千辛万苦 , 从北平赶往四川 , 和自己的丈夫相逢 。 此后的许多年 , 因为战胜局势 , 程季淑和梁实秋在一起的时光聚少离多 , 夫妇二人生活拮据 , 每一次见面 , 都要历经千辛万苦 , 还要穿越动荡的城市体会奔波的艰辛 。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 梁实秋和程季淑前去台湾 , 他们才得以一起生活 。 值得庆幸的是 , 即使生活不稳定 , 梁实秋在妻子的鼓励之下 , 也从来没有忘记放弃自己的翻译事业 。
1967年 , 梁实秋顺利完成了莎士比亚37本著作的翻译 , 这个伟大的工程是新中国的头一份 , 也是中国翻译事业中的里程碑 。

在庆祝梁实秋翻译成功的大会上 , 谢冰莹先生也在自己的致辞中提到:“梁实秋翻译事业的成功 , 有一半都归功于他的夫人 。 ”
不仅如此 , 世界画刊的社长 , 在看到梁实秋房间中挂着程季淑年轻时候的照片后 , 主动让梁实秋把程季淑的照片寄过来 , 然后录制在他的画报上 , 并且在旁边备注:“这是梁夫人程季淑女士——在四十二年前——年轻时的玉照 , 大家认为梁先生的成就 , 一半应该归功于他的夫人 。 ”
梁实秋的人生甚至于所有的成就 , 都有程季淑默默奉献的身影 。 她是梁实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也是为他生儿育女 , 照顾饮食起居的贤妻良母 。

天人永隔
原本以为梁实秋和程季淑会白头偕老 , 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 , 只可惜上天似乎并不愿意让这对有情人有一个好结局 , 程季淑照顾了梁实秋一辈子 , 却要先他一步离开 。
1974年4月30日 , 已经71岁的梁实秋和自己的妻子在西雅图的超市中购物 , 年过半百的梁实秋还像个小孩子一样需要程季淑的照顾 , 她看到自己的丈夫鞋带开了 , 担心他一把年纪了走路摔跤 , 于是就让梁实秋停下来 , 她慢慢蹲下来给梁实秋系鞋带 。

应该是平常夫妻恩爱的场景 , 可是超市旁边慢慢倾倒的梯子 , 却破坏了这一幕 。
笨重的梯子砸到了程季淑的背上 , 同样已经白发苍苍的程季淑当场受伤 , 梁实秋看到妻子倒在地上昏迷 , 立刻就六神无主 , 他慌乱的在大家的帮助之下 , 送自己的妻子上了医护车 , 梁实秋害怕极了 , 不断的对程季淑说:“没事的…”
看到无与伦比的丈夫 , 程季淑轻轻叮嘱说:“华 , 你别着急 , 别着急 。 ”梁实秋很害怕 , 他怕程季淑就这样离开他的身边 。
当医生要把程季淑推向手术台之前 , 梁实秋含着泪对程季淑说:“不要离开我好吗 , 你这个样子让我好害怕 , 可不可以对我笑一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