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匿名社交存在风险( 三 )


作为一个曾使用过匿名社交App的“过来人” , 张乐年对此类软件保持中立的态度 。 “匿名环境存在潜在风险 , 新闻中也有报道 。 情感诈骗、钱财诈骗、个人隐私泄露……甚至是危及人身安全都可能发生 , 所以使用还是需要慎重 。 ”在她看来 , 大学生要以理智的态度对待“陌生人社交” , 时刻保有冷静的判断力 。 “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 , 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 。 ”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 , 66.46%受访大学生认为匿名环境有利于不实及不当言论的传播 , 64.17%表示匿名环境对诈骗等行为难以追责 , 54.17%认为在匿名环境中容易遇到坏人、造成财产损失 。 同时 , 信息安全难以保障(61.77%) , 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54.17%)、导致负面情绪的蔓延(48.59%)、加剧网络暴力(45.72%)亦是受访大学生认为匿名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
事实上 , 各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匿名社交软件大都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 推出后仅3个月 , 第一款匿名社交应用便因充斥诽谤、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而迅速下线;而后衍生的一些匿名社交App , 也在短期的用户增长后因内容监管、信息安全等问题被强制下线 , 惨淡收场 。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 以及多元化的社交手段 , 段鑫星认为 , 监管方要切实履行职责 , 净化网络风气 。 平台方有责任做好自己 , 绝对不能为了吸引流量而放任;大学生也要保持自律 。 “有效遏制网络的负面效应是高校、网络监管者、社会舆论、大学生合力共治的结果 , 各方各司其职 , 才能共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 ”
大一下半学期后 , 张乐年加入了3个学生社团 , 不断增加的课业压力与丰富的社团活动填满了她的生活 , 那款曾让她眼前一亮的匿名社交App也被她卸载了 。 “现实生活中交到的朋友 , 已经足够撑起我的社交圈了 。 ”张乐年坦言 , 自己的倾诉欲和交友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满足 。 如今 , 相比于线上匿名社交 , 她更喜欢线下真实的接触和相处 。
在讨论“匿名社交”的话题帖中 , 有网友将实名社交软件比作“精修版自己”的展览版 , 将匿名社交App看成与他人分享真实生活的共享屏 , “从实名跑向匿名 , 享受的是没有包袱的‘半熟’氛围 , 可以更好地记录生活 , 释放自我 。 但是刚开启的秘密花园 , 仍然荆棘丛生 。 ”有网友坦言:“匿名环境终究和现实有差别 , 心里的问题解决后 , 就和它say goodbye吧 。 ”
(应被采访者要求 ,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 罗希 程思 实习生 王军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