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出伏:小心“秋燥”“秋乏”伤身
新华社天津8月18日电(采访人员周润健)8月19日是末伏的最后一天 , 长达40天的“三伏”终于从人们的生活中走了出来 , 8月20日出伏 , 宣告今年的伏天正式结束 。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 , 伏 , 代表一年中“宜伏不宜动”的最热时日 , 每年的“三伏”大都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 。
告别了“三伏” , 是不是意味着告别了夏天呢?罗澍伟认为 , 理论上说应是如此 , 而且今年出伏后的第四天 , 就将迎来标志着暑热行将结束的“处暑”节气 。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 大部分地区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 , 不会马上凉爽 , 人们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 。
所谓“秋老虎” , 是指出伏后短时间回热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 , 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 , 气候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
“‘秋老虎’有时来得早 , 有时来得晚 , 有时还会去而复返 。 清代的《清嘉录》总结说:‘处暑后 , 天气犹暄 , 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 。 ‘秋老虎’带来的暑热天气依然要维持半个月以上 , 但总的来说空气湿度大减 , 昼夜温差开始增大 。 ”罗澍伟说 。
【20日出伏:小心“秋燥”“秋乏”伤身】出伏后天气日渐干燥 , 人们易患干咳少痰、口干舌燥、鼻咽不适等“秋燥”之症;又由于天气由热转凉 , 很多人易感疲劳 , 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秋乏” 。
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 , 对付“秋燥” , 首先是及时补充身体水分 , 经常喝稀饭、清茶、菜汤、豆浆等;常食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 如萝卜、蜂蜜、菠菜、番茄、芹菜、薯类、莲藕、银耳、百合以及各种新上市的时鲜水果;一日三餐 , 应多清淡 , 少油腻 , 注意增酸少辛 , 合理饮食 。
为有效驱除“秋乏” , 罗澍伟建议 , 若遇天高云淡的爽朗秋光 , 要到户外走走 , 适当做些有氧运动 , 如爬山、慢跑、散步、做操等;经常按摩和梳理头发 , 保持头脑清醒;适时调节情绪 , 保持良好心境 , 缓解压力;注意劳逸结合 , 早睡早起及午间小憩 。
推荐阅读
- 航天员| 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女航天员 曾说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
- 生科医学|29岁男子突发心肌梗死!年底压力大 小心这些症状
- 天津|天津疫情病毒或已潜伏15到21天:专家称奥密克戎呈现传播快隐蔽强穿透力强特点
- 日出|60秒看全国2021最后一场日出:绚烂朝霞 仿佛“金色大衣”
- 天气|辽宁一楼房漏水 楼道被冰封变冰帘洞:居民小心翼翼爬楼
- 发电|光伏发电成青海第一大电源 专家:未来10年成本有望再降50%
- 主板|装机板U不会选?闭眼买小心无法开机
- A股|A股迎史上最贵新股 中一签缴款近28万:专家称市值合理 光伏景气度高
- 新冠病毒|这个冬天疫情为何“此起彼伏”?专家释疑:仍需要加大加强针接种
- 微软|小心了:Win10/11激活软件KMSPico被黑客植入后门 盗窃数字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