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个人信息 完全没必要

● 近年来 , 许多餐厅都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 , 消费者只需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即可下单 , 大大提高了用餐效率 , 同时也带来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老年人用餐难等新问题
● 餐饮企业应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相结合 , 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 , 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 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市场监管职能 , 开展餐饮行业提醒检查 , 将引导提示与日常监管相结合 , 及时依法依规处理扰乱市场秩序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 本报采访人员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王 奇
前两天 , 北京市民徐冰来到北四环外一家综合性商场 , 在一家米线店坐下后 , 打开手机“扫一扫”桌子右下角的二维码准备点餐 。 但扫码进入点餐页面后却提示 , 要获取微信个人信息 , 包括昵称、头像、地区及性别等 , 加入会员才能操作点餐 。 徐冰叫来服务员想拿菜单点餐 , 又被告知没有菜单 , 只能扫码点餐 。
“扫码点餐本来是件好事 , 方便消费者 , 现在被有些饭馆弄得很复杂 , 还要加入会员收集个人信息 , 不加入还不行!”徐冰气呼呼地向《法治日报》采访人员抱怨道 。 后来 , 他换了一家饭店吃饭 。
采访人员近日走访北京、天津多家餐饮店 , 与10多名消费者交流发现 , 一些餐饮店特别是快餐店 , 扫码点餐时都存在不加入会员、不微信授权就无法点餐的情况 , 大多数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徐冰的烦恼 。
两位法律专家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 , 扫码点餐 , 完全没必要收集个人信息 。 按照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 , 扫码点餐时 , 如果商家希望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或注册会员等 , 应当给予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
扫码点餐成为标配
越来越复杂难适应
徐冰之所以不愿意先注册会员再扫码点餐 , 是因为有过前车之鉴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他过生日前几天 , 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生日当天到××饭店用餐 , 送88元的生日礼一份 。 他兴冲冲去了才发现 , 所谓生日礼 , 只不过是一碗长寿面 。 等回过神来 , 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商家掌握了 。
“就是之前在这家店里扫码点餐注册了会员 , 如今商家用它来营销和引流 。 ”徐冰颇为不快地说 。
近年来 ,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 许多餐厅都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 , 消费者只需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即可下单 , 大大提高了用餐效率 。 不过 , 这一方式在提高餐饮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 , 也带来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老年人用餐难等新问题 。
北京望京地区餐饮服务较为集中 , 采访人员走访、体验发现 , 不少餐厅都需要消费者先关注餐厅公众号 , 然后才能进入公众号进行点餐操作;有些还比较隐蔽 , 在消费者扫码点餐授权后自动关注了该店的公众号 。
在一家快餐店里 , 采访人员扫码后迅速进入商品页面 , 初看并无什么异样 , 而当选定商品加入购物车准备结账时 , 才发现需要微信一键登录 , 页面下方也有一排小字提示:“授权登录即表示已阅读并同意《会员须知》《隐私协议》 。 点击一键登录则跳出“××点单”申请获得昵称、头像、地区等信息 。 如果选择拒绝 , 则无法完成结账下单 。
采访人员对此提出异议:点个餐还这么麻烦?服务员回复说:这是老板定的 , 我们也没办法 。
多位受访群众对采访人员说 , 总的来说 , 大家还是欢迎扫码点餐的 , 操作方便 , 以前赶上用餐高峰 , 服务员特别忙碌 , 有时点餐要反复叫才能叫来服务员 , 现在点餐不用排队 , 动动手指就行 , 也避免了点餐时服务员一直守在旁边的尴尬 。
“但现在一些商家把扫码点餐搞得越来越复杂 , 不仅要以个人信息登录 , 回头还推送一堆广告 , 让人不胜其烦 。 ”在天津大悦城 , 刚用完餐的陈女士对采访人员说 。
此外 , 采访人员走进望京多个老旧小区采访 , 多位老年人提出:个别商家对老年人不太友好 , 用餐时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 , 而没有纸质菜单 , 有的老年人不用手机 , 有的用老年机没有扫码功能 , 无法扫码点餐 。
在今年“3·15”期间 , 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97.02%的商家采用了扫码消费 , 其中95.64%的商家在扫码后仍需关注或授权才可进行消费 。 这给不少老人带来了困扰 , 成为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 , 加重了他们与社会的“隔离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