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现实版“鱼贯而入”的背后,是一个山东小城撑起的百亿产业( 二 )


威海渔具产业的起家,源于日韩把钓具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威海大批企业抢抓机遇,抢先引进渔具生产技术和设备,占领市场份额。然而,技术人才短缺、高端原材料依赖进口等因素,制约着当地产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自日本的两位技术人员抵达威海,寻找一个能够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出鱼竿的工厂,并在当时的威海市塑料一厂待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威海塑料一厂的技术人员日夜钻研,很快便打磨出了全市第一根玻璃钢鱼竿,专业的技术和惊人的速度让日本技术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产业|现实版“鱼贯而入”的背后,是一个山东小城撑起的百亿产业】威海产的鱼竿最开始在日本商场外摆摊低价销售,后来进入了商场里面的摊位,再后来拥有了自己的专柜,甚至被装进最高档限量礼盒中……
从一根鱼竿,到一条产业链、产业集群,再到整个钓具相关产业“大蛋糕”,威海渔具之所以能“抛”出如此顺畅生动的发展轨迹,究其根本是市场激发出了求生、求变、求新的不服输精神:
1998年,光威集团提出“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的发展战略,成功建设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开启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
山东环球渔具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个成立专业的渔具研究所、四十多种(项)新产品和新工艺被列为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年渔竿生产能力超千万支;
威海宝飞龙钓具有限公司两年前完成了总投资100万元的碳纤维钓竿金属标模新型工艺的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6年的冬天,被日韩垄断了30年的智能鱼线轮技术被攻破,第一台手工智能鱼线轮样机在威海市浪宝渔具有限公司科研室里诞生……
回首威海特色的渔具企业发展历程,坚持自主创新,从来都是威海渔具撕去旧标签的“尖刀利器”。
产业|现实版“鱼贯而入”的背后,是一个山东小城撑起的百亿产业
文章插图
一站配齐 产业集群
政策助力企业掌握话语权
受制于人催生创新求变。近年来,山东把新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为培育领军企业,威海市建设碳纤维产业园,划拨编制,成立碳纤维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在政府扶持下,威海成功建设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开启了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
威海市工信局副局长徐连敏介绍:“碳纤维这一关键原材料一经攻克,对提高我们整个产业发展的高级化、自主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我们的自主规模化生产,能大幅降低我们高端钓具的生产成本30%以上。”
主要难题攻克了,威海市又围绕做强产业集群投入大量扶持资金,拉长产业链条。2018年以来,威海市吹响了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号角,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日前印发的《威海市钓具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威海市将打造“六集聚区、三平台和三载体”的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全面提升钓具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根钓竿上边有一百多种零部件,在威海,一小时范围内,所有的配件都能够一站式配齐,像导眼、鱼线这些产品,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进口的替代。”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郑磊告诉采访人员。
不仅有产业集群,更应有产业平台。威海钓具之都博览城规划建设商贸城、电子商务中心、钓具科技孵化器、休闲钓场等十大功能板块。
近年,威海市先后出台《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和《威海市钓具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等重要文件,仅2017、2018年就投入扶持资金600多万元、带动企业投资4000多万元。现在,威海市已建有1处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4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钓具领域申请专利600多件。钓竿主导产品达到一千多个系列,两万多个规格,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
精准定位 渔具企业直播中“钓”市场
近期,用专业技术钓“哭”鱼塘老板的“天元邓刚”在短视频平台走红,也将渔具这一小众产品的直播带货带入流量浪潮。目前“天元邓刚”账号经营上架渔具、鱼饵、钓鱼服等,5月15日、5月18日的两场直播带货的销售额分别为123.2万元、119.6万元,十分精准地抓住了电商直播领域一直不怎么重视的中年男性群体。
产业|现实版“鱼贯而入”的背后,是一个山东小城撑起的百亿产业
文章插图
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威海渔具”,已有不少当地地渔具厂家开展短视频推广、直播带货、渔具测评等业务,用流量带动销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