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小龙|张艺谋身边的女人,要用放大镜看。( 二 )


然后 , 随着1995年《摇啊摇 , 摇到外婆桥》入围戛纳 , 这场幻梦戛然而止 。

等到再次携手 , 已是2006年 。

张艺谋开拍《满城尽带黄金甲》 , 女主又成了巩俐 。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新闻发布会上 , 张艺谋说:
“十几年来 , 我一直梦想着让巩俐演女皇 , 这次终于实现了 。 ”
当年在男女之情上未能给予的 , 他用重逾70斤的凤袍偿还 。

再后来 , 张艺谋拍了文艺片《归来》 , 这是这对老搭档合作的第十部电影 。
身为第一女主的巩俐设计了里面被称作点睛之笔的接站镜头 。
你看 , 在张艺谋重返艺术乌托邦的关键时刻 , 她仍是这个男人最管用的定心丸 。

作为第一位“谋女郎” , 巩俐和张艺谋之间是彼此成就 , 也是互为见证 。
2

从巩俐以后 , 张艺谋选择的女主角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某种共性 ,
她们长相未必完美无缺 ,
但无一不有着干净清纯的外型和典雅清冽的东方气质 。
也因此 , 坊间一直流传 , “长的像巩俐”是张艺谋挑选谋女郎的唯一标准 。
比起形似 , 这种“像” , 更多的是气质上的一脉相承 。
这其中 , 最为明显的便是章子怡 。

当时在中戏读大二的章子怡长着一张清纯、不谙世事的学生脸 ,
眼神中却有一股野心勃勃的生气 。

她与张艺谋结缘于一条洗发水的广告 , 一头长发的章子怡被副导演推荐给了张艺谋 。
虽然因为一些原因 , 广告最终未能发行 , 但通过那次试镜 , 章子怡给张艺谋留下了清秀且有灵气的印象 。
1998年 , 《我的父亲母亲》筹拍 , 张艺谋想到了她 。
彼时还在中戏吊车尾的章子怡对这个机会十分珍视 ,
进组前她一个人搬到农村 , 每天跟着村民一起下地喂猪 , 在厨房煎油饼 ,

开拍之后 , 为了演出农村女孩走路的姿势 , 她裹上八层棉裤拍戏 。

尽管如此 , 那些跑步与摔跤的镜头 , 仍然无法达到张艺谋的要求 。

于是她一遍遍地真跑、真摔 , 直到张艺谋喊过为止 。
最后 , 章子怡演活了那个清纯、朴实但也足够倔强的招娣 。

电影大获成功后 , 她去了柏林电影节 ,
穿着红肚兜上台领奖 , 无数镜头对准了这张野心勃勃的脸 。
在传言中 , 她因此被张艺谋所不喜 。

但在现实里 , 张艺谋亲自举荐她进入了李安的《卧虎藏龙》剧组 ,
而这一提携也成就了章子怡荧屏生涯中第二个经典角色 —— 玉娇龙 。

再后来 , 她跟着张艺谋拍了《英雄》 , 又拍了《十面埋伏》 。
而这两部作品 , 也是张艺谋商业电影的发端 。

当时的商业大片市场完全是好莱坞的天下 ,
中国电影面临着空有故事、热钱外流的窘境 ,
在这种“与狼共舞”的局势下 , 张艺谋率先开始了他的探索 。

他心中有数:中国的电影市场若想繁荣 , 商业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
于是 , 自2002年起 , 名导张艺谋一心扑在“以大片拯救中国电影工业”的自我献祭上 , 接连呈上《英雄》《十面埋伏》两部“跌落神坛”之作 。

这两部电影虽然在国内被影评人嘲讽的厉害 , 但墙内开花墙外香 , 两番出海征战都成绩喜人 , 直接促成了巩俐之后“国际章”的诞生 。
张艺谋之于章子怡 , 是入场券 , 也是攀天梯 。
3
自章子怡之后 , 谋女郎开始频现江湖 ,
开拍前的女主海选一度变成张艺谋电影上映前的最大噱头 。
巩俐和章子怡的成功让“谋女郎”变成了一个符号 ,
这个符号代表的是万里挑一的幸运和完美开局后的坦荡星途 。
这一时期的谋女郎不少 , 但最具有关注度的还是周冬雨和倪妮二人 。
她们两个是谋女郎的标准模板:「身世清白 , 未经雕琢」

为《山楂树之恋》选角时 , 导演组几乎踏遍了全国所有的艺术院校 ,
从大本到大专 , 收集的试镜样片雪花般的涌入张艺谋的办公室 。
张艺谋需要一个不用表演 , 单看脸就知道纯的女孩 。



在南京参加艺考的周冬雨被选角导演拍了视频 , 几天后 , 她接到了张艺谋的试戏电话 。
当时的她觉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多半是忽悠 , 抱着遇上骗子的心理预设来到北京 。

然后 , 长相平淡、单薄如纸的她就成为了静秋 。

进组的时候 , 周冬雨还不知道演戏究竟是什么 ,
只记得拍摄人生第一场戏的第一个镜头时 , 她和李雪健走在村庄的山路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