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看到国货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关注,“H&M;们”眼不眼红不知道,但《纽约时报》已经酸了,渲染起“爱国主义成为卖点”。
中国人爱国是本能,但戴有色眼镜的美媒“以己度人”,把这歪曲成了“生意经”。
文章插图
报道截图
4月6日,《纽约时报》发文称,当爱国主义成为“卖点”,西方品牌被置于竞争劣势,中国本土品牌看到了机会。
它在介绍耐克等西方品牌遭中国市场抵制风波时,仍旧声称新疆有所谓“镇压运动”,意图借此把品牌塑造成一个“受害者”形象。很多人觉得,虽然以前对西方品牌的愤怒“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感觉有所不同。
而讲到中国品牌,就成了它们“营销手段精明”,顾客群体是“越来越爱国”的年轻人。
期间,《纽约时报》注意到了“国潮”和“中国风”,认为中国品牌产品质量高,以及“国潮风振兴了李宁等中国老品牌”。而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中国Z世代,并不追逐外国品牌。
2019年,人民网研究院参与发布的《国潮骄傲大数据》显示,中国人搜索品牌时,超过三分之二搜索的是国产品牌,这在十年前只有大约三分之一。
文章插图
报告截图
还有一家中国品牌负责人透露,他们的产品设计更贴合中国人需求和喜好,这就是品牌竞争优势。
另一名33岁初创企业老板表示,自己有很强的国货和爱国意识,过去喜欢耐克,但现在很愿意选择其他优秀的国货替代品。
值得注意的是,美媒文中不忘强调可口可乐、耐克等西方大品牌的竞争能力。
而事实上,它酸的不仅是国货,而是想渲染“中国年轻一代更加民族主义”,他们“正积极寻找符合自信中国人身份的品牌”。作者还把这定义成了中国的一场“消费品牌革命”。
但文中最该突出的,是一名普通中国消费者给出的忠告。
他提出,此次消费者抗议是“历史性转折点,从长远来看将对中国消费者产生持续影响。”
【 国货从“爱国主义卖点”中受益?美媒酸了】“外国品牌原来的那套,中国消费者不想吃了。它们要像中国品牌一样,尊重中国消费者。”
无论是需求,品味,还是情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 蒋勤勤|琼女郎蒋勤勤:年轻时美若天仙,46岁却让网友感慨“女神已老”
- 朴信惠|重磅闪光弹!朴信惠放“嘴对嘴亲老公”婚纱照,幸福磨鼻子
- 白梦妍|白鹿被媒体评”年度最佳好感艺人“,人美歌甜还幽默,宝藏女孩啊
- 秋瓷炫|无奈!丈夫被爆“出轨”,秋瓷炫大度原谅,现今却当众大哭
- 穿搭|打底裤已经“失宠”!今年冬天流行这三种裤子,时髦的女人都在穿
- 尹天照|“况复生”张国权:认尹天照万绮雯为干爹干妈,25岁迎娶美娇娘
- 陈丽华|“唐僧”迟重瑞的妻子陈丽华:我的家规有多严,你根本意想不到
- 张天爱|李冰冰的“连环情史”,和她背后的5个男人
- 金像奖|金像奖提前看!谢霆锋有望夺“影帝”,巩俐被视为影后最佳人选
- 李易峰|满脸褶子、眼神猥琐,明明都这么老了,就别硬尬“少年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