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治疗(ECT)是精神科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 在一系列精神障碍的治疗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 然而针对儿童青少年患者 , 电休克的疗效及安全性循证学证据相对有限 , 对临床应用构成了限制 。
考虑到这一患者群体的大脑仍处于发育阶段 , 可能对电休克的某些潜在副作用(如认知损害)更易感 , 有必要在相对较大的样本中进一步探讨这一课题 , 以澄清患儿家长及医生的顾虑 。
研究简介
日前 , 美国犹他大学Matthew D. Pierson博士等在J Clin Psychiatry.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病历审查研究 , 对1985年至2016年间在该大学教学医院接受电休克治疗的全部18岁及以下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 旨在评估电休克用于这一人群的疗效及安全性 。
针对每例个案 , 研究者重点关注了以下三个短期临床转归指标:1. 基于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评分的有效率;2. 电休克治疗次数;3. 病历中报告的副作用 。 研究者同时采集了这些患者的基线特征 , 以探讨上述临床转归的预测因素 。
研究结果
本项分析共纳入了107名10-18岁的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紧张症及恶性综合征患儿 , 女性占46% , 最常见的DSM-IV-TR/DSM-5诊断为抑郁症(n=76) , 其次为双相障碍(n=23) 。
简言之 , 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三个临床转归结果如下:
1. 整个队列的总体有效率为77% , 定义为CGI-I「非常明显的好转」(1分)或「明显好转」(2分) 。
2. 整个队列电休克治疗的平均次数为10.5次 。
3. 报告频率最高的副作用为头痛(75%)及记忆问题(65%);其中一名患者出现了迟发性癫痫发作 。 未发生死亡或严重受伤 。
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均非上述临床转归的显著预测因素(所有P>.05) 。
研究者基于上述结果指出 , 电休克是儿童青少年特定严重精神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疗效及副作用转归与成年人相似 , 尤其是15-18岁患儿 , 而这一人群的数据也是最多的 。 希望上述数据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患儿家长及医生的担忧 。
医患都要看:关于电休克治疗的十大误解 | 临床必备
2018-07-02
【电休克|电休克用于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简报】文献索引:Pierson MD, Mickey BJ, Gilley LB, et al. Outcomes of youth treated with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Clin Psychiatry. 2021;82(2):19m13164.
推荐阅读
- 3道电饭煲版懒人焖饭,饭菜一锅出,满嘴喷香,美味省心~!
- 液态金属|脑科学日报:开发用于活体神经记录的可拉伸液态金属电极阵列
- 1碗面粉2个鸡蛋,教您做电饭锅面包,一看就会,简单好吃零失手
- 整只鸡丢电饭锅里,不放油不加水,出锅香味四溢还流油,比烤鸡香
- nasa|NASA超重型运载火箭完成关键测试,将用于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
- 教你1碗面粉4个鸡蛋做蛋糕,不用烤箱不用电饭煲,新手一次成功
- 电饭煲做蛋糕,方法是关键,轻松做出8厘米高度,蓬松暄软又细腻
- 马也|马也会“鸭梨山大”!兽用脑电波判断你的宠物快乐吗?
- 叶片|又创世界纪录,世界最长风电叶片在江苏盐城下线
- 在家自制面包,不用烤箱,电饭锅就搞定,比馒头软,学会不用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