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

北子
红树林基金会(MCF)重建海上森林项目官员
又是一年植树节的到来 , 植树添绿正当时 , 人们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 。 植下一棵小树苗 , 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 收获一抹喜人的绿茵 , 这也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盼头 。
但对于生态系统来说 , 生态修复的主要目标不应该只是提高植被覆盖水平 , 还要注重生态功能的修复和再现 , 强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 我国成功遏制了红树林面积急剧下降的势头 , 红树林面积由2000年的约2万公顷稳步增加至2020年的约3万公顷 , 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
这一重大成就的实现 , 除了通过对天然红树林的严格保护 , 也得益于大规模红树林修复工程的实施 。 其中滩涂造林是增加红树林面积的主要途径 , 也是目前红树林修复的主要方式 。
然而 , 大量的滩涂造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
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
文章插图

红树植物繁茂的呼吸根 , 可能让小型鸻鹬无从落脚觅食▲
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
文章插图

▲台湾地区的新竹香山湿地 , 就曾因人为引种影响到本土特有种——台湾招潮蟹的生境 。 影像源自网络
2020年 , 保尔森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和红树林基金会(MCF)共同发布了《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 , 研究成果呈现了我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现状 , 整理分析了目前主要保护管理和修复措施所存在的问题 。
其中关于滩涂造林 , 随着宜林滩涂的减少、造林难度日益增大 , 《研究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其面临的诸多挑战 , 主要有:”
造林成效相对较低
造林成本高
造林树种单一
【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技术难度大
生态风险无法预测
外来物种入侵
人造纯林生态功能有限 , 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
文章插图

《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报告》摘要版▲
不同于陆地森林 , 红树植物的繁殖体可以随水流进行远距离传播 , 因而具有较强的自然恢复能力 。
与人工造林相比 , 自然恢复具有投入低、恢复后的群落结构更稳定等优势 。 因此 , 《研究报告》中进一步建议 , 今后应当给红树林的自然恢复留足空间 , 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红树林恢复策略 。
值得一提的是 , 2020年8月 , 国家自然资源部和林草局发布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 , 同样提出要采取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修复 。
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
文章插图

人工修复的红树林▲

究竟什么时候应该人工造林 , 什么时候又该采取自然恢复呢?

这是每个参与红树林恢复的保护地工作者都会问的问题 , 也是红树林基金会“重建海上森林”项目组成员在历次的保护地调研中讨论最多的问题 。
由湿地国际(Wetland International)发布的 "Mangrove restoration, to plant or not to plant" 红树林恢复手册 , 结合实际案例 , 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这个“种与不种”的问题 。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红树林恢复的能力和宣传科学恢复的理念 , 红树林基金会联合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 为这本手册翻译了中文版本 , 即《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 。
红树林|恢复红树林:种,还是不种?|2021植树节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