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为什么不设计成拱形?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为什么不设计成拱形?】较真要点:
1、有人说三峡水坝应该修成拱形 , 应用鸡蛋壳原理 , 这样才能抵挡水的压力 。 实际上大坝修建成哪种类型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 拱形坝利用拱形结构把大坝受到的水压传递到两侧 , 适合狭窄的峡谷 , 经济实用 。 而类似三峡拦河大坝的重力坝是依靠大坝自身重量来阻挡水库的水 , 坝体厚重 , 需要大量建筑材料 。 重力坝比拱形坝更结实 。
2、大坝水库水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x米”不必过于担心 。 在汛期 , 水库会提前把水放到防洪限制水位 , 以留出库容迎接洪峰 。 比如三峡的正常蓄水位为175米 , 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 , 那么“三峡库区水位超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就是147米 , 距正常蓄水位都还有一段距离 。
3、“百年一遇”是一个统计出来的数据 , 不是真的间隔100年才来一次 , 也有可能连着两年来的洪水都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 。
查证者:杨碧旺丨德国勃兰登堡州工业大学(BTU)物理硕士
关于三峡 , 一直有许多讨论 。 比如“三峡水坝应该修成拱形 , 应用鸡蛋壳原理 , 这样才能抵挡水的压力” , 这是真的吗?我们一一来看 。
一、大坝修建成哪种类型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 拱形坝并不比重力坝更结实
三峡的拦河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 , 坝轴线全长2309.5米 , 主要由泄洪坝段、左右岸厂房坝段和非溢流坝段等组成 。 重力坝是依靠大坝自身的重量来阻挡水库的水 , 坝体厚重 , 需要大量建筑材料 。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为什么不设计成拱形?
文章插图
三峡大坝示意图 , 图片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三峡工程运行实录(2018)》
有人说 , “三峡水坝应该修成拱形 , 应用鸡蛋壳原理 , 这样才能抵挡水的压力” 。 拱形建筑可以抗压 , 这个很好理解 。 但是大坝修建成哪种类型 , 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
拱形坝是利用拱形的结构把大坝受到的水压传递到两侧 。 所以拱形坝更适合狭窄的峡谷 , 因为两岸陡峭的石壁可以支撑结构和应力 。 拱形坝比任何其他大坝类型都薄 , 因此它们所需的建筑材料要少得多 , 更经济实用 。 比如下图位于四川省雅砻江(“砻”读音同“龙”)干流下游河段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就是拱形坝 。 拱坝最大中心角约为93度 , 顶拱中心线弧长约为552米 , 计算可得拱坝跨度约为340米 。 这个跨度相对于三峡大坝的2300米 , 就显得很小了 。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为什么不设计成拱形?
文章插图
锦屏一级水电站全景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
重力坝要比拱形坝更结实 , 破坏拱形坝要比破坏厚重的重力坝容易得多 。 还是用鸡蛋来举例 , 虽然鸡蛋可以承受很大的均匀的握力 , 但是集中力量打击一点 , 很容易就能把整个鸡蛋壳破坏掉 。 所以从战略上讲 , 重力坝更安全 。
二、“超过防洪限制水位”不必过于担心
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各种水位信息 , 比如防洪限制水位 。 有的人看到“超过防洪限制水位”的时候就担心得不得了 。 这里就简单解释一下三峡水库各个水位的含义 。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为什么不设计成拱形?
文章插图
三峡水库水位示意图 , 图片来源:新华网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些水位是怎么测量的 。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位均为海拔高度 , 所以在书写时都不再注明“海拔高度”四个字 。 三峡水库的水位采用的是以上海吴淞口海平面为零点的“吴淞高程” 。 比如防洪限制水位145米 , 就是说这个水位比上海吴淞口海平面高出145米 , 而不是水深145米 。
正常蓄水位175米 , 是指三峡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 , 为满足兴利除害的要求而可以蓄到的最高水位 , 是一个正常工作时的上限 , 实际的水位一般会比这个水位低 。
防洪限制水位145米 , 是说在汛期的时候 , 水库要提前把水放掉 , 让水平面降低到145米 , 这样就留出来库容 , 以迎接将来的洪峰 。 这个水位可以这么理解:为了防洪需要 , 把水库提前限制在145米的水位 。 比如前段时间的新闻报道说:“三峡库区水位超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 , 意思就是当时三峡库区水位大约是147米 ,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水位 , 不用担心 。 如果“三峡库区水位超正常蓄水位近2米” , 这才需要担心 。
也许有人会问 , 为什么不多放点水 , 甚至完全放空?首先 , 如果多放点水 , 三峡上游的水面过度下降 , 会影响电站基本运行 , 也会影响到上游船只航行 , 譬如船只搁浅 , 这些也是安全隐患 。 其次 , 如果对上游洪峰预测失败 , 水库已经放光水了 , 但是没有洪峰到来 , 到时候下游需要水的时候 , 水库却没有水 , 这也是风险 。 还有长江沿岸居民的用水 , 农作物的耕种用水 , 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 所以说 , 下降到哪个高度 , 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 要综合考虑 。
三、“百年一遇”不是“一百年才来一次”
“百年一遇” , “千年一遇”这些名称其实是基于概率给出的 。 “百年一遇的洪水” 是说 , 平均100年可以发生1次不小于这一量级的洪水 , 注意这里是平均100年出现1次 , 并非每100年出现一次 。
我们举例说明:一个水文站 , 记录了100年的洪峰流量 , 把它们列在一个表格里 , 就可以看到洪峰流量和出现次数的关系 。 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某一个流量出现的概率 。 在我们描述洪水的时候 , 用流量(每秒多少多少立方米)表述的话 , 不直观不形象 , 所以用几年一遇来代替 。 1%的概率对应的就是百年一遇 , 0.1%对应的也就是千年一遇 。
抗洪这件事既要空间上配合 , 也要在时间上配合 。 比如有人会问 , 为什么下游压力大 , 三峡还泄洪?三峡不能完全关闸不放水 , 它也要考虑未来几天的情况 , 应对未来要到达的洪峰 。 而且三峡放出来的水 , 也不是马上就能流到下游的某个城市 , 它也需要时间 。 水流速度、泄洪时间都需要计算 , 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 需要考虑的情况也很多 。
本文编辑:ambergchen
点击腾讯新闻APP搜索框 , 查看【较真榜】 , 每日最热辟谣科普一网打尽 。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 , 未经授权 , 禁止媒体转载 。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