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三 )


(三)巧妙的碑亭设计
“鉴真院”是一座袖珍版的围合式建筑组团。梁思成在院落的南端设计了一座“碑亭”,既可以作为鉴真院的正式入口,又可以将“鉴真纪念碑”安置于一个恰当的所在,可谓匠心独具。碑亭采取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平面布置,屋顶为“歇山顶”。碑亭进深的北面一间与左右步廊相对相接,南面一间突出于鉴真院的轮廓外,成为鉴真院明显的标志。
纪念碑采用卧碑的形式,下部的“须弥座”模拟唐代石碑的须弥座风格,上部碑身四周刻出边框形式。碑身安立在院落的南北中轴线上。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纪念碑的方案设计图
三、鉴真纪念堂后来的故事
梁思成在《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方案》中透露过一个情况,那就是在他的设计方案之前,“扬州建设局的同志们曾草拟了一个总图设计方案”,其基本设计意图得到了梁思成的认可。按照梁先生的表述,他的这个设计“严格的说”只是原方案的修正而已,“修正方案的要点仅在于纪念堂、碑亭、回廊的比例、尺度和建筑风格方面。”尽管梁先生谦逊地说,扬州建设局才是“主要的创作者,我们不过略尽一臂之助”,但鉴真纪念堂的最终的建筑初步设计方案是由梁先生带领的清华建筑系团队完成,这是不争的事实。
1963年,经中日两国宗教界、文化界人士商讨后,成立“鉴真大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委员会”,赵朴初先生担任委员会主任,同年10月在扬州大明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为鉴真纪念堂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在中日两国人民间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此后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纪念堂项目并未马上启动实施。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赵朴初撰写的纪念碑碑文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正面)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
时间转眼过去了近十年,经过中日两国和平力量的长期努力,两国于1972年9月29日正式建交,恢复邦交正常化。这一历史性事件为鉴真纪念堂继续建造创造了条件。1973年3月,项目终于重新动工,并于当年11月建成。
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梁思成已于此前的1972年1月9日逝世,他没有亲眼看到纪念堂的最终落成。纪念堂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绘制工作,最后是由南京工学院张致中教授和扬州建设局共同完成,在他们的努力下,梁先生的设计方案得以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建成后的鉴真纪念堂全景(1973)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鉴真纪念堂正面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文章插图
碑亭
根据有关资料测算,建成后的鉴真纪念堂面宽约18米,进深约10.5米,高度约10米。屋顶覆盖面积约480平方米,主堂面积约130平方米。其外观呈现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整个大殿的屋架由22根檐柱、内柱支撑,外挑飞檐下的三层斗拱巧妙地将巨大的庑殿顶与立柱连接成一个稳固的整体。最有唐代建筑意味的是屋脊两端洗练优美的“鸱尾”高高地翘起,马上让人将鉴真纪念堂与奈良唐招提寺及五台山佛光寺挂起钩来。
碑亭由10根立柱支撑,面积约63平方米,高度约7米,梁思成先生亲自设计的纪念碑安放于碑亭内正中。这块横卧在须弥莲花座上的巨型汉白玉碑,高1.25米,宽3米,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先生亲笔为纪念碑题写的“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碑名镌刻在碑正面。背面由时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撰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碑文》。一块纪念碑集中了三位中国现代名人的智慧,殊为难得,被后人誉为“三绝碑”。纪念堂和碑亭通过一圈近百米长的步廊连在一起,形成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院落,这座“鉴真院”也成为梁先生留给鉴真纪念堂的精彩一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