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雕曾艺术馆内罗列着各类的雕塑,既有佛像、观音像,也有比较现代化的卡通形象各个栩栩如生。从这四代人的作品中,你能清晰地看出不同时代的特色,非常有代表性。受时代的变迁和受众审美的改变,为了更好地将“瓷雕曾”发展壮大,第四代传承人曾锐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更为清晰。在作品上曾锐更注重融入自己的情感,自我倾向性表达更为突出。这种自我是在当下时代中形成,以彰显自我个性为特色,拓展了传统雕塑空间。
文章插图
瓷雕曾第四代传承人曾锐抗疫题材作品
文章插图
曾锐介绍瓷雕
“瓷雕曾”第四代让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在技法、题材、表现形式的背后,是数代人对生活、对人与外物关系的理解,对生命方式、个体存在方式的理解。这种理解也就是人文精神,在当下需要以新的载体和样式来传递、来保存民族式情感。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瓷雕曾”从原来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曾龙升故居、曾山东故居、瓷园展馆、瓷雕曾工业旅游展馆的规模。它如今的发展方向可以说非常明确,父亲曾纪荣负责创作生产,曾锐负责创作兼运营。未来“瓷雕曾”将在坚守中创新,在保留技艺优势的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将“瓷雕曾”百年招牌越擦越亮。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插图
编辑:俞跃
(微信:jdzyuyue)
采写:瓷都晚报采访人员 张燕 文/图
校对:周海洲
一审:余辉、周佳
二审:封卫闽、傅东锋
三审:李新华、陈俊绮
推荐阅读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 武当山上的“夺命龙头香”,百年来殉命者不计其数,如今稍有改动
- 故宫挂着一幅怪异古画,数百年人无人看懂,背后却蕴含深刻意义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他拿遍台湾文学奖,写过“百年孤独”式作品,最后一部却很“怪”
- 青楼女子巧出一上联,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对不上,六百年仍无人对出
- 农村俗语“老屋住人百年不塌,无人居住五年就垮”,老话在理吗?
- 他只活了30岁,因妻子的离世,被称为百年难得“最深情”的男人!
- 东城:2021年第一课——“亢慕义斋”见英烈 建党百年话先贤
- 武则天墓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猜测无数,却被两个老农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