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侨与潮谚

作者: 庄群
潮谚泛指潮汕方言俗语、谚语及一些常用语,它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与早期的潮汕侨胞大有关系。
潮汕人民中很多人辛辛苦苦过洋谋生,把血汗钱寄回国内养家,继而支援国家与家乡人民的福利事业。他们还经常回来省亲,被称为“番客”。“番客”们带来了很多“番客话”,从而蔚成潮汕人民的口头语、常用语。它们形象生动,寓意无穷,耐人寻味,是不可多得的语言瑰宝。下面举些例子:
番畔钱银唐山福。旧时人们称外国为“番畔”,把出国称为“过番”;称国内为“唐山”,把归侨称为“番客”。全句俗语的意思是:侨胞在番畔艰难困苦挣来的钱银造福于唐山(或让唐山人享福)。这句话原先出自今潮安县磷溪镇西坑村张厝角,群众对清末时的穷人张君丁出洋到东南亚艰苦创业成了巨富后大力资助穷人并大干修桥造路办学校等公益事业而说“君丁钱银唐山福”;后来慢慢演绎到全潮汕去,因为潮汕的侨胞都是如此,故而形成一句全地域性的“番畔钱银唐山福”。
钱银出苦坑。人们形容钱银得来的不容易,常常爱用“钱银出苦坑”这句俗语。因为早先潮汕人也同全国的华工一样被卖“猪仔”到各国去从事苦力劳作,多是当矿工。苦坑指的是艰苦与危险的矿井。纵赚有一点钱银,也是从这些苦坑里取得的。
日里窟会得入得出。日里是东南亚一处地名,该地外面山门狭窄,里面高山峻岭之间是块大腹地,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窟”。那里矿产丰富,但开采既困难又危险,加上矿主把守极严,很多人进去后都难以走脱,因而形成了这句俗语。唐山人也常常用它来形容从事困难极大的工种和工作环境。
潮侨与潮谚】唔对开伯个数路。人们碰到财务账目不符或工作不对劲等问题,最惯用的俗语就是“唔(不)对开伯个(的)数路”。原来,从前有一个不识字的侨胞叫开伯,他托水客带100元来唐山交给开姆。水客欺他俩不识字,偷偷藏起2元,拿98元还开姆。开姆看了开伯附来的一张画后对水客说:“阿兄,这九十八元唔对阿开伯个数路哩!你看,他画了八只鳖(谐音“八”),四只狗(谐音“九”),分明是八八六十四、四九三十六,共一百元哩!”水客这才知道瞒骗不得,乖乖交出2元,凑足额还开姆。
此外,还有形容集体悲哀的事为“一船目汁(眼泪)一船人”,这是旧时人们离乡别井出洋谋生惨状的写照。还有叹亲人久别离之苦而借用侨眷叹丈夫的“前世身无修,嫁翁(夫)外洋洲;去时小生弟(像戏台上的小生角色),来时白长须。”……
另外,一些“番客话”也成为广大潮汕人民的日常用语。“番客”把东南亚侨居地土人的方言和英语、法语等混杂成一种特别的语言,这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潮汕地区仍很流行。如把汽车称为“罗厘”,把饼干称为“罗的”,把咖啡称为“咕啤”,把职业称为“咕哩”,把警察称为“玛掷”,把女人称为“阿领”,把出钱出力帮助人的朋友称为“座山”,把大概称为“芒胶里”,把失业无事称为“数街路石”(因街路竖着一块块里程碑石,无事行街就如在数几块碑石),把搞搬运称为“担埠摆”……
潮侨与潮谚
文章插图
潮侨与潮谚
文章插图
潮侨与潮谚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