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月嫂来了,我却不敢让她带宝宝睡觉”

高龄得女 , 我成了一个二宝妈妈 , 每天楼下遛娃 , 混迹于一群月嫂保姆中间 , 经常听到类似的对话:
月嫂甲:“昨晚你那个睡得怎么样啊?”
月嫂乙:“别提了 , 一晚上醒四五次 , 累死了 。 你的那个好带吧?都半岁了!”
月嫂甲:“唉呀 , 难哦 , 也是嗯嗯啊啊地经常醒 , 要拍着哄 , 不知道以前请的那个阿姨是怎么带的 , 都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 。 ”
月嫂乙:“还是阿芳那个好带 , 出了月子就睡整觉了 。 ”
“我也不容易啊 , 月子里第一天带她睡就让她紧紧挨着我的胸口 , 听着我的心跳 , 小孩子刚出生没有安全感 , 挨着我睡得好 。 ”说话的是月嫂阿芳 。
……
“金牌月嫂来了,我却不敢让她带宝宝睡觉”文章插图
其实我也请了月嫂 , 还是月子中心的金牌 , 但是我不敢把宝宝交给她带睡 , 我不想错过晚上跟孩子相处的重要时光 , 也不希望孩子一生下来就去跟妈妈以外的人建立更重要的链接 , 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创伤 , 也错过了给予孩子安全依恋最关键的时期 , 月嫂是来帮助妈妈的 , 而不是替代妈妈的 。
妈妈带孩子睡觉 , 是建立安全依恋的好途径 。
依恋理论之父Bowlby认为 , 依恋是人的原始本性 , 婴儿绝对需要保持自己与照看者之间的身体亲近 , 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 , 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确实能存活下来 。
带婴儿睡觉 , 是妈妈跟婴儿贴得最近、待的时间最长的时候 , 婴儿通常需要妈妈面对面、肉对肉地陪他 , 轻轻吟唱哄他入睡 。 当宝宝学会翻身学会爬之后 , 他通常在半醒半梦中翻腾起来 , 往你的臂弯里钻 , 往你的胸口上扑 , 压着你的大腿、手臂 , 脖子、你的脸你的嘴 , 在你的身上安然入睡 。
婴儿对于妈妈的这种亲近、粘缠、呼唤 , 是年幼儿童为了建立安全的亲近性而表现出的根深蒂固和与生俱来的技能 。 他们把妈妈当做自己的安全基地 , 通过这个基地提供的安全感而展开对外界的探索 。 当他们遭遇危险或受到惊吓的时候也可以逃向此处 , 获得陪伴和安全感 。
我们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 , 当危险降临时 , 我们都会去找那些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 , 危险越强烈 , 我们就越渴望和人联接 , 通常是通过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接触 , 获得实实在在的亲近和安全 。
如果孩子一出生 , 就由月嫂(这里的月嫂也可以指保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照顾宝宝的人)带睡 , 会发生什么呢?
“金牌月嫂来了,我却不敢让她带宝宝睡觉”文章插图
01.
孩子失去了妈妈这个最重要的依恋对象
当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生长 , 跟妈妈同吃同睡同行 , 早就成为了一体 , 妈妈的身上有孩子最熟悉的气味 , 感觉、气息 , 这些都印刻在孩子的身上 。 无可厚非 , 妈妈是照顾这个孩子唯一的最合适的人选 。
孩子是带着迫害焦虑来到人间的 ,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痛苦的产道挤压 , 或者一个冰冷的剖腹产手术被迫取出 , 离开妈妈温暖舒适的子宫 , 来到这个噪杂的世界 , 他们寻求妈妈的安抚和庇护 , 如果妈妈可以顺应孩子的需求 , 用母乳喂养宝宝 , 让他贴着自己的胸口 , 听着妈妈的心跳 , 这些都能很好地安抚到新生儿 , 让宝宝重新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 , 贴近妈妈 , 宝宝会变得安心起来 。
如果孩子一生下来 , 就让月嫂取代妈妈的功能 , 喂孩子喝奶 , 带孩子睡觉 , 那么孩子在这个地方就会有一个失去 , 他失去了人生中最熟悉的感觉 , 失去了可以与他温暖相依的妈妈 , 失去了最重要的依恋对象 , 失去了那个可以给他安全和抚慰的源泉 。
“金牌月嫂来了,我却不敢让她带宝宝睡觉”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