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长辫的北大教授:报纸拿反被嘲笑乡巴佬,一席话让外国人哑口无


留长辫的北大教授:报纸拿反被嘲笑乡巴佬,一席话让外国人哑口无
文章插图
辜鸿铭是一位旷世文豪,却被称作怪人在民国初期有一位旷世文人,他也是一位古怪的文人,从外表装束到内在性格,当他在街头出现会引得路人不禁多看几眼,或者在暗中嘲笑议论,但若他出现在文人面前,大家不由得为他的才能伸出大拇指或是连连称赞。他有着这样一种气质“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别人看不穿”,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辜鸿铭。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条著名的“辫子”,第一条是终身为大清帝国复辟做不懈的努力;第二条是七拐八拐的缠绕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最终紧紧地系了一个死疙瘩;第三条是一条结实的绳索,它牢牢牵扯着中西方的文化。这三条辫子分别是张勋 王国维 辜鸿铭。这三个人在全国开始进行废除封建习俗后,仍然坚持留着长辫子,宣称效忠清帝国,他们有着各自政治抱负与理想。
留长辫的北大教授:报纸拿反被嘲笑乡巴佬,一席话让外国人哑口无
文章插图
辜鸿铭从年少便才能出众,在西方的求学经历,使他贯通西学我们这位古怪的民国大师,出生在马来西亚,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西洋人,他后来由于才华得到赏识,一位英国大师收他作为义子,他后来随义父前往英国学习,他在临走前,父亲对他说:“无论你走到哪里,不论在英国,在德国,在法国,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中国人。”简单的一句话被辜鸿铭刻在了脑子里,在前往西方国家的学习生活,他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节气与尊严。大师的才能从求学的过程中就不断的展现,在被送去德国上学,后来回到英国学习了多种语言,曾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又前往德国获得莱比锡大学的学位,又陆续获得数个博士学位,他能够擅长九种语言,他能够用拉丁文写诗,他的演讲获得大众的称赞与敬佩,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可以算是十分的透彻。在英国有这样一个趣事,当时英国人特别瞧不起中国人,有一次辜鸿铭曾在一辆巴士上,他身边有几个英国人嘲笑他,觉得他是个中国来的乡巴佬,辜鸿铭不理会他们看起了报纸,几个英国人的笑声愈加大声,他们在议论,这个人连报纸都拿反了,还在装文化人。辜鸿铭站起来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告诉他们,你们英文二十六个字母是在太简单了,只能倒过来看增加一点难度了。一席话落下,几个英国人哑口无言,辜鸿铭便拂袖而去。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辜鸿铭虽身在西方但是他始终谨记着父亲的话,他是一个中国人,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留长辫的北大教授:报纸拿反被嘲笑乡巴佬,一席话让外国人哑口无
文章插图
辜鸿铭结束西方求学返回家乡,人生转折点——一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结束了十四年的西洋求学生涯,他返回了老家福建,他当时已经有很大的名气,都知道他是一位贯通西方文学的著名学士。他开始在一个英国领事馆做着一份差事,但是他后来在好友的口中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下定决心开始攻读中国古典文学,他辞去了现在的差事。一心一意开始钻研中国古典文学,他鼓励封建的旧习俗,开始打击西洋文化,他认为男人应该一夫多妻制,应该留长辫,裹小脚等。他大力宣扬与尊崇孔子的儒家思想,宣称要维护清朝统治。他后来被张之洞请来在大清为官,张之洞对他相敬如宾,他们在不断完就着清朝的命运。他在为官期间,他用英文翻译了并发表了儒家四大经典中的三部经典《论语》《中庸》《大学》,他在这个过程中,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大力宣扬,让西方学者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力量,辜鸿铭的名气与才华也再一次得到了展现,得到了中西方文学家们的尊敬。在蔡元培做北大校长的时候,曾请辜鸿铭做英文教授,蔡元培主张革命,看上去虽然与辜鸿铭是两个对立派,但是蔡元培认为辜鸿铭的才华是不可被否认的,他的学术研究是值得认可的。
留长辫的北大教授:报纸拿反被嘲笑乡巴佬,一席话让外国人哑口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