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处的“老人”,从狭义上指的是长辈,他们经历的事情较多,人生阅历相对丰富,对于一些事的理解更全面,多听一下老人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少吃一点亏。从广义上来讲,“老人”可理解为古人,他们的智慧以及对人生的总结,是一笔宝贵财富。
文章插图
中国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出现过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还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谷子,他们都留下了著作,就像世人皆知的《论语》、《道德经》。虽然时代不断进步,如今的科技比古代发达太多,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精髓,依然没有改变。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文人,根据前人的经验智慧,写了一本影响深远的书,那就是《增广贤文》,书中凝聚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开头几句话是这样的:“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因此也被称为《古今贤文》。
文章插图
许多妇孺皆知的古语,都出自《增广贤文》,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些亲朋好友的劝言,可能听起来比较扎心,但更利于我们改正错误。还有“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告诫世人认清自己,尽量不要结交酒肉朋友,假如你有困难,那些平日里的酒肉朋友,几乎没有一人会施以援手,甚至有人落井下石。
《增广贤文》中的谚语和俗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但人生哲学、处世之道是核心,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多读一读里面的经典语句,都能领悟到些许知识,有利无害。今天咱们讲的这句俗语,也是出自《增广贤文》,即“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究竟是啥意思呢?
文章插图
一、未曾清贫难成人
字面意思是说,没有经历过贫穷的人,很难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差不多。古人成大事者,基本都吃过苦,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意志,锻炼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一旦遇到机会,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比如古代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经历过贫穷,或者吃过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苦难,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皆是如此。假如刘邦和朱元璋出身显赫,年轻时就衣食无忧,估计就不会有汉朝和明朝了。
文章插图
反观古代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即使继承了皇位,其成就也很难超过开国皇帝,大多碌碌无为,甚至有些还成了昏君。所以,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承受,才有可能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得到,不要害怕困难和挫折,要把它们当成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
二、不经打击老天真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经历打击和磨难,总是一帆风顺,也许会有一定的作为,但基本不能成大器,思想上会比较狭隘。对于这一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的总结很到位:“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文章插图
屈原、周文王、孔子等这样的牛人,都是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才创造出影响深远的成就,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这些困难,估计未必能达到如此境界。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具备越挫越勇的精神,要学会迎难而上,克服这些困难之后,会有质的提升,成功则是水到渠成之事。
推荐阅读
- 老祖宗“女人当家,房倒屋塌”,下半句更精华,可惜鲜有人知
- 终极笔记中常说起的老九门,九门是怎么排名,都有什么手段
- 老祖宗决定人生“成就”的三大本领,都不是读书学来的,你有吗
- 俗语“四十莫管两事,五十莫管两人”,老祖宗的忠告,受用无穷
- 那个六千年前的虞朝,真的只是老祖宗们瞎编?
- 人们常说“东山再起”,“东山”到底指哪座山?少有人知,涨知识!
- 人们常说的“三皇五帝”都指谁看看你认识几个
- 老祖宗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下半句才精华,教你为人处世之道
- 俗语“喂狗别喂饱”,为什么要这样说?下半句体现老祖宗的智慧
- 趣话寿光方言(之三):寿光人常说一句口头禅:齁章酿酿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