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需要陪伴,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文章插图
孩子成长需要陪伴 , 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成长需要陪伴 , 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王营
据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程淮公布的西城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调查数据显示:“每天能花60分钟陪伴孩子的母亲只占48% , 超过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到30分钟 。 ”
每天不足30分钟 , 一周不足4个小时 , 父亲的时间到底去了哪儿?微信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爸爸下班回到家时已经疲惫不堪 , 他只想吃口热饭赶紧睡觉 。 但5岁的儿子怯生生地走过来问他:“爸爸 , 你工作一小时能赚多少钱?”爸爸强压住不高兴:“你问这个干什么?快去玩吧!”儿子却坚持说:“我就是想知道嘛!”“好吧好吧 , 我一小时能赚30元 。 ”“爸爸 , 那你能借给我10元钱吗?”爸爸有点烦躁 , 他让儿子不要再缠自己了 。 过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对儿子的态度有点过了 , 拿出了10元钱给儿子送去 。 儿子很开心地接过钱 , 从自己的被子下面又抽出一叠皱巴巴的零钞 。 当爸爸的一下子又火了 , 责问道:“你不是有钱吗 , 干吗还要钱?”“刚才 , 我还差10块钱呢”儿子怯生生地回答 , “爸爸 , 这里有30块钱 , 我可以买你1个小时 , 你陪我玩好吗?”爸爸的愧疚感油然而生 , 顿时感觉自己无颜面对渴求陪伴的孩子 。
文章插图
孩子成长需要陪伴 , 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为什么如此在乎父亲的陪伴?因为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研究发现 , 孩子与父亲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做的游戏越多 , 孩子的智商就越高 。 有父亲陪伴的孩子 , 人格往往更健康 , 脸上有笑容、抬头挺胸、精神振作、内心阳光;做事更果断 , 思想更活跃 , 抗挫折能力也较强 , 人际关系良好 。 同时 , 父亲还扮演着纪律教育、情感控制、做人监督等角色 , 引领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相反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如果父亲经常“缺席” , 则会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个性 , 如害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等 ,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欢暴力 。 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 , 不管是男孩子 , 还是女孩子 , 往往会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 没有父爱的男孩更容易成为一个危险的男人 。
如何陪伴孩子?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认为 , 高质量的陪伴家长应做好三件事:父母参与日常护理 , 让孩子在健康、情感、观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 与孩子互相鼓励互相分享生活的点滴;注重孩子的体验 , 在玩儿的过程中 , 让小孩获得了认知规则 , 锻炼小孩的谦让、坚持、做决定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文章插图
孩子成长需要陪伴 , 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可见 , 陪伴孩子不仅仅指父母“在场” , 不是敷衍了事的“应付” , 也不是陪同、看管和物质满足 , 更不是乏味的说教和监督 。 陪伴 , 是一种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 , 是一种对孩子情感上的依靠和信赖 , 需要父母全身心的投入 , 需要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与孩子建立起心理沟通的桥梁 , 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悲伤、苦恼和困惑 。 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支持 , 在孩子倾述时父母要当好听众 , 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意愿 , 信赖他的能力 。
陪伴要有时间作保证, 因为与孩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要拿工作忙当借口 , 也不要拿赚钱当理由 , 家长应尽量每天抽出一个小时陪伴孩子 。 作为爸爸 , 再忙也要每天回家吃晚饭 , 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作为妈妈 , 再累也要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 , 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
推荐阅读
- 孩子产生“回避型人格”怎么办?父母应尊重孩子,而不是互相伤害
- 过年,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收到三种礼物,确实挺让人为难的
- 爱无条件但不能没有原则,不要让孩子边依赖边嫌弃
-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太听话”
- 米饭这样做太美味,搭配鲜蔬和香肠,解馋又营养,孩子爱吃的主食
- “积食王”找到了,3种食物经常吃,孩子脾胃虚弱,赶快住口
- 室外寒冷,孩子们,换个地方运动去
- 在家教你做蔬菜鸡肉卷,肉嫩多汁,简单营养,孩子爱吃的美味辅食
- 当心!这些危险的“解压玩具”,你孩子手边有吗?
- 莲藕和鸡肉的美味新吃法,简单营养,好吃解馋,孩子爱吃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