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是来源于《三国演义》中《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一回。从这个歇后语中的“收买”两字中可以看出,它的感情色彩是带有一些贬义的。这大概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塑造出来的“长厚而近伪”的刘备的形象,有些过于仁善。摔阿斗的行为也不符合人之天性,有作伪的嫌疑。历史上刘备收买人心,如果褒义的感情色彩就是凝聚人心,绝非用这种违背天性、用力过猛的伎俩。那么历史上的刘备是如何收买人心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文章插图
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在收买人心上有各自的手段和优势。曹操掌握了汉天子这一张政治上的王牌,能够给予人才更高的合法的待遇,这是曹操的优势;江东集团则用授兵、复客、奉邑这些实在的利益来招揽人才,收买人心,维护统治。相比之下,刘备实在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所以只好打出道义的大旗。虽然很多人以此认为刘备是个虚伪的人物,但是小编认为刘备这种做法也是现实所迫。他没有能力争取汉天子,也没有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只好凭借汉室宗亲的名号,加上做出的“宽”、“仁”、“忠”的态度,来迎合人才的心理上的诉求。
文章插图
利益重要还是心理重要,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不过至少心理诉求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尤其古代受儒家经学影响的士大夫阶层更是重视这一点。在经过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后,士人对汉室的忠心大大降低,但是在曹操控制的许都和邺城仍然分别爆发过叛乱;陈宫为什么会背叛曹操?很大程度原因上是因为曹操处死了陈留名士边让,而非利益得不到满足;糜芳、孟达分别投降江东、曹魏,也是受到关羽、刘封的欺辱。所以满足人才的心理诉求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文章插图
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以兴复汉室为旗号,将自己摆在绝对的大义上,诸葛亮就是刘备用兴复汉室的旗号请出山的,这也是后来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刘备宽以待人,礼贤下士,无论是真心或者是作伪,最起码赢得了人才的倾心,甚至避免了一次刺杀(感动了刺客);在曹军南下的时候,刘备不惜拖慢行军速度,携带十万人一起行军。这十万人为什么宁可抛家弃业追随刘备呢?或许是因为曹操屠杀徐州的恶名,让他们心生恐惧。刘备以性命为赌注“携民渡江”,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极大提升了个人名望。可以说刘备在创业时期,“宽”、“仁”、“忠”或多或少都做到了,也起到了收买人心的作用。
文章插图
身在行间,寝不脱介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一个仁弱的形象,经常用哭的手段博人同情。然而试想一下,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当中,跟一个软弱无能的主公,做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业,人才会感到安心吗?显然刘备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说是一时雄主。明代兵书中记载有几种古代剑法,其中就包括刘备所创的“顾应法”。这种剑法的真伪小编不敢保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备身上带着一种尚武之风,也亲历战场与敌人搏杀。
文章插图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东汉末年的汉室宗亲不计其数,刘备的父亲早死,也不能给刘备带来足够的入仕的资源。刘备聚合少年,以讨伐叛军的军功入仕,在过程中与敌人短兵相接,甚至还有在战场上装死才活下来的经历。如果说这是在创业初期不得已的行为,那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身在行间,寝不脱介”;在“汉中之战”中“亲当矢石”则足以证明,在实力可以一战的时候,刘备还是能够亲冒白刃正面应敌。虽然这种做法会受到士人的不认可(比如被廖立贬低);也有可能翻车(比如孙权在“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潼关之战”亲自断后面临危险),但刘备在这些战役中的表现无疑能够提升自己的威望,赢得武人的尊重。
推荐阅读
- 说一说只懂门派纷争而不懂人心所向的左冷禅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唯一与杨过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得到杨过真传,结局令人心酸
- 画家心脏骤停10分钟,苏醒后凭记忆还原地狱的模样,看后让人心惊
- 老实人总遇到小人?掌握圣人交往的方法,助你攻克人心,远离小人
- 刘姓家族出一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其他家族霸气回复
- 艺术培训进社区 文化传播暖人心——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开展文艺培训进社区活动
- 歪嘴战神爆火的背后,是几百万受众的精神慰藉,套路爽文深入人心
- 《天龙八部》中最经典的两次战役,每次都让人心潮澎湃!
- 让人心寒的那些封建陋习,网友们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