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级“非遗”名录公示,绍兴两项!

采访人员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据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公示期20个工作日,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结束。其中,浙江有20项入选。引发绍兴人关注的是,绍兴有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和庙会(绍兴舜王庙会)两项入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推荐申报的943个项目进行了评审。之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委员会进行了审议,提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
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
“绍派伤寒”医学流派,主要是指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主的医家,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下,以温热外感病,尤其是湿温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伤寒学与温病学理论相互融合,探究广义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医学流派。这一流派以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而得名。
由于历史的沿袭,浙江绍地尤其把伤寒划为一个独立的专科,治疗外感病无论在理法方药上,都有着专门的理论体系。浙东绍兴地区,以张景岳为首的“温补学派”和以俞根初为首的“绍派伤寒”,与以朱丹溪为首的“滋阴学派”、以张遂辰、张志聪为首的“钱塘医派”、以陈无择、王硕为首的“永嘉医派”相互辉映,相互借鉴,造就了浙江一带中医学术流派林立,学术思想活跃的繁荣局面。

最新国家级“非遗”名录公示,绍兴两项!
文章插图
庙会(绍兴舜王庙会)
绍兴舜王庙会,起缘于会稽山区人们对舜王特别的信仰和崇拜,逐渐形成为舜王庆祝生辰(农历九月廿七)的大型民俗盛事。它集山区人民民俗风物、山区民间文艺和山区传统市集为一体,在会稽山区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
据古籍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当时的绍兴县王坛镇双江溪已有舜王庙,且颇具规模。每年又各有庙会,庙会一般持续三天,从九月廿六日祭神开始到九月廿八日谢神结束。但若轮到规模大的“社”(民间组织)当值,庙会则有五天(九月廿四日始,九月廿八日结束)。庙会期间,人们祭祀舜王、演戏酬神、买办货物、宴请宾客、走亲访友,其乐无穷。
2001年王坛镇恢复了庙会巡会的一些传统。2005年王坛镇举办了“2005绍兴舜越文化节开幕式暨祭舜王庙典礼”活动,有舞龙、踩街、文艺演出、祭礼等,影响较大。庙会仪式主要有向舜王敬献五谷、恭读祭文、诵诗、文艺表演等。在庙会期间开展农产品推介、经济恳谈等活动。

最新国家级“非遗”名录公示,绍兴两项!
文章插图
新闻多看点